郭永明笔下人物的生活
出生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笔架山下蒙古族聚集区的一个汉族农民家庭。* * *党员。1968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历任鄂尔多斯日报社记者、干事,团市委宣传部、盟文联干事,人民研究会秘书长,作家协会秘书长,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一级翻译。文学与世界副主编。1962开始发表作品。1993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翻译了《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纪念册》、《中国民歌集成·内蒙古卷》、《小说山》、《散文随笔森吉德玛与野趣》、《郭的蒙古传》等。作品获国家文学翻译奖11项,内蒙古索隆嘎奖3项,省部级奖7项。
高中时,郭永明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尤其是他的一篇文章发表在《鸭绿江的前身《文学青年》上后,成为当时轰动当地的新闻人物。后来,郭永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68,从郭永明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鄂尔多斯报社工作。为了学好蒙古语,郭永明独自走进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牧区独特的语言环境中长期学习,郭永明的蒙古语水平大幅上升,同时掌握了大量关于蒙古族传统民俗的知识。1971年,郭永明被调到沂蒙(今鄂尔多斯)宣传部。在这里工作期间,郭永明开始收集大量鄂尔多斯民歌,并成功翻译了《达斡尔蒙古人纪念成吉思汗书》。后来,郭永明被调到内蒙古文联,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从2000年开始,郭永明踏上了“走遍蒙古族聚居区”的长征旅程。他周游蒙古聚集地的最终目的是以文字、照片、影像的形式完成两个系列。一个是文学系列,写的是人们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蒙古族生活的文化、地理、古迹,把本世纪蒙古族生活最真实的东西留给后人;另一个是文化系列,全面收集和记录了它所经过的所有蒙古部落的衣食住行、古代工艺制作和节日礼仪。
郭永明虽是汉族作家,但精通蒙古语言文字,一直致力于拯救蒙古文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出版了《鄂尔多斯民歌》、《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鄂尔多斯婚礼》、《成吉思汗纪念》、《中国民歌集成内蒙古卷》、《郭的蒙古语传》等20余部关于蒙古族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作品。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传统文化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