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妙答原文及注释
徐孺子妙答原文及注释如下:
1、《徐孺子妙答》原文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2、《徐孺子妙答》注释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在月光下玩耍,有个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变得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孔,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巧妙之处就是在于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他不是正面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借助了某样东西来告诉提问者他的回答。
3、徐孺子简介
1)徐稚(公元97—168年),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岁。
徐稺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人们认为他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
2)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人物对徐孺子的评价如下:
1、王珣
豫章徐先生,陶精太和,诞膺一德,藏器高栖,确尔特立,贞一足以制群动,纯本足以息浮末。宣尼有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若先生者,抑亦当之矣。
2、殷允
惟君资纯玄粹,含真太和,卓尔高尚,道映南岳,逍遥环堵,万物不千其志,负褐行吟,轩冕不易其乐,时携虚榻,伫金兰之眷,千里命契,寄生刍之咏,非夫超悟身名遁世无闷者,孰若是乎?
3、范晔
琛宝可怀,贞期难对。道苟违运,理用同废。与其遐栖,岂若蒙秽?凄凄硕人,陵阿穷退。韬伏明姿,甘是堙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