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梦想
1999年,孟卿在安同学杂志(后改为《好同学》)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深深的爱》,后来又在《青年文学》、《南方文学网》、《纯爱岁月》等刊物发表作品。2000年,《同学》杂志第四期推出其纪实作品《文学是什么?姓什么?干什么?”,在全国校园引起强烈反响,两个多月收到读者来信2200多封;同年出版第一本纯情诗集《你梦到了哪里》(湖北当代作家代表展览馆出版),获“同学诗人”称号(同学杂志评)。2001在河南青年报实习,出版诗集《梦里的梦》。
现在我在一家儿童杂志工作。2002年以前,我喜欢汪国真、赵冬、邓暠、乔叶、叶青成等美国青年作家的作品,擅长诗歌、散文和青春故事。2002年后,受余杰影响,开始创作抽屉文学,200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独自觉醒的灯》。从2000年初到2005年年中,他一直被爱情所困。他为梦想的天使出版了四本书:第一本诗集,第一本诗集,梦里的梦,第一本散文集,迷茫的童话,甚至还有长篇自传体小说《春水之死》。
2007年后,我真正告别了青春写作,开始涉足杂文和酷评写作,开通了新浪博客。2010年后,梦先后创作了《梦见千帆》、《悼念大师》等小说,尤其是《悼念大师》被网络极力推荐。2012年初,梦想新浪博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评,众多评论纷纷推荐。个人被新浪博客评为“草根大师”,荣登“时政新人榜”。
作品特点
梦的文章前期以情感为主,尤其是爱情散文和随笔。后期以杂文和评论为主,对时弊进行尖锐的写作和批判。“所有学者都是流氓”的酷评一度风靡网络,被近百家网站转载。征文《谁是好色之辈》在新浪博客上获得极大好评,三天内点击量超过一万,占当时博客点击率的三分之二。《青春文学:80年后的成功,80年后的失败》红极一时,被邓暠、赵冬、叶青成等著名作家转载并点赞,还被数十家网站转载。梦即文学,主张“文由情生,情由心生”;“为心灵的自由而读书,为心灵的自由而写作”是它的座右铭,坚持文人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立志永远为人民和心灵而写作。诗歌《梦往何处去》和《月光下的诗歌》
诗集《梦中的梦》
散文集《迷茫的童话》《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爱》
小说:泉水之死,大师之丧,千帆之梦。
新书:《让青春成为传奇》记者近日从河南省作协获悉,临颍籍青年作家的梦想新书《让青春成为传奇》于今年6月5438+10月由现代出版社正式出版。新书以灵感为核心,通过对纯真年代和青葱岁月的记录,为读者呈现了大都市流浪者顽强不屈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明白即使生活艰辛,一个人也可以坚强地活下去,把青春变成传奇...
据悉,青年作家孟卿1999在临颍读书时就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各类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2002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出版了《梦中的梦》《独醒灯火》等作品集。他的作品更关注青春与爱情、生活与梦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强烈的众所周知的责任感。近年来,孟卿致力于抽屉文学和精神散文的创作,逐渐对青春励志文学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相关作品在博客上广受好评,被反复转载。
-中原经济区新闻网
“有一件事让我们不得不放弃一切。有一件事让我们不得不热爱一切。”梦在书中写道:“也许我除了真诚的幻想,一无所有。但请相信我,好吗?相信我的明天和未来,相信我能把青春变成传奇……”衷心希望有同样经历的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里读到青春的自信,品味人生的真谛,找到自己人生的理想状态,这本书很有文学性,思想性,生动性。
——临颍中文网《坚持下去》
我和笔杆
坚持文学
最后的净土
我和星星
坚守天空
最后的光
我和罗斯
粘在花上。
最后的香味
我和我的爱人
坚持世界上的东西
最后的爱
十年艰辛捕梦网
剑锋来自磨砺,梅花香来自苦寒。经过三年的思考,我的小说《春水之死》终于完成了。这是我写的第一部小说,但却是我完成的最后一部。另外两个只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这部小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没有。这部小说很普通,几乎贴近生活。这个故事和写作都不如我写的另外两个好。但是,这本书是我精神的结晶,是我多年的苦与乐。虽然是小说,但是充满了个人的影子,熟悉我的人可能会觉得像自传。其实我很想把自己定位为半自传体小说,但是人的回忆都是琐碎的,反正也只能是小说。
好坏!反正书在外回望的路上,大部分都沉淀在泉水的死亡线之间。我的爱情罗曼史,我悲伤的文学梦,我童年的真实与美好,这些都将在你看完这本书后融化在你的印象里。我不是成功的牛仔,也不是文学天才。我只是一个努力工作的追梦人...
少年诗歌
我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1999年的春天,但我第一次爱上文学是在1995年的秋天。
当时我在项一中读初三。因为沉迷于武侠小说,学习一塌糊涂。可能是因为经常看小说里的诗词,觉得古典文学很美,所以私下模仿。当然最初的模仿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到了初三,我才真正接触到现代诗和外国诗。
需要说明的是,我最喜欢的诗大多是情诗。徐志摩的《偶然》和汪国真的《爱情生活》,像一剂兴奋剂,让我在迷茫的爱情中找到了希望。说实话,那时候我还没谈过恋爱,但是已经在恋爱中徘徊很久了。深深的暗恋,像无尽的野草,充斥着我狭隘的心。相思红豆不止一次落到我手里,让我欲罢不能。这一幕,正如大诗人普希金所说:“如果命运如此注定:如果我有一百只眼睛,就会有一百只眼睛看着你。”我当时的情况可能比《恋爱中的疯狂》还要糟糕。
初恋许二
今天,我应该感谢那个一开始就让我心动的女孩,许儿。如果不是她,我不会过早经历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不会知道什么叫做“动情”,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因为爱,我喜欢诗歌;因为诗歌,我喜欢文学;因为文学,我的梦想长出了翅膀。虽然我整天不停的写,不停的修改,但是从来没有贡献过什么。也许是因为地处偏远,去县城不方便,根本没接触过什么杂志。那时候我唯一知道的就是《作文周刊》,但上面的东西并没有真正触动我的内心。
我的天使在远方,我的爱在远方,我的文学梦在远方……而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徐特立说:“想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获得幸福,这是一个神话。”我不相信神话,所以我想改变现状,改变命运,改变束缚我的规则。
但是未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谁也不能保证他能看到明天初升的太阳。初三毕业的时候,我没有考上高中。我不想复读,就去了私立中专,专业竟然是公安。我以为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的文学梦一定破灭了。但人生无常,很多事情往往都是偶然发生的。就在我打算以后当个好警察的时候,那个中专倒闭了。我没办法,就回到乡二中复读。
从1997年8月到1998年6月,在二中待了整整一年。因为我是复读生,所以学习还是能跟上的。闲暇之余,我又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我的文学是从诗歌开始的。虽然我偶尔会写一篇长文,但那些都只是感觉和被感觉迷惑的随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真正的初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那个叫丹的女孩,这辈子第一次让我舔到了爱情的甜蜜和狂喜。遗憾的是,初三一毕业我们就分开了。仔细想想,我们最终还是浪费了时间。
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998年9月,升上三高县读书。这一站是我文学的发展阶段,也是我爱情跌宕起伏的动荡期。文学因情而生,情因心而生。我一直把这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但很多时候,我把所谓的爱当成了爱。
那年10的月份,是我第一次给报纸杂志投稿。《中学时代》《辽宁青年》《少男少女》这些杂志是我最喜欢的刊物,是我攻击的对象。我可以连续投十次,都是空手而归,这让我很恼火。后来我改变了方向,热衷于参加征文比赛。为了交参赛费、证书费、作品集费,我的生活进入了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我一边省吃俭用,一边不停地向家里要钱。因为是买书,父母也很支持。毕竟我们家庭条件比较好。
高中两年,我在文学上花了2300左右。当然,这包括购买文学名著、杂志、磁带、寄信和其他额外的东西。但让我开心的是,我的文学梦终于在高一下学期有了进展。Xi安的《同学》杂志是一份让我终生感激的刊物。它不仅出版了我的第一部小说,也给了我以后无数的帮助和支持。
和文交朋友
《诗经》说:“鹦鹉歌唱,故求其声友善。”我想说,文学是我的朋友。在我难过的时候,在我爱情失败的时候,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它拯救了我,让我没有上岸。当时在写作上,我还处于小富即安的状态,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和抱负。直到2000年春天遇到颖儿,我的爱情火焰才被点燃,狂热的作家梦也被点燃。我的意思是,认识迎儿是一个美丽的生活的开始;没想到,却成了灾难的源头,痛苦的根源。每时每刻激励我的伟大爱情故事,就是普希金和徐志摩的恋情,都印在我的身上。虽然我很佩服他们的爱情,但我不希望他们的结局。但是和他们一样,我们都被困住了,我们无法自救。很多时候,事实是不会以人的意志或努力为转移的。
追求迎儿
高中没读完,就去了省城读大专。我想,如果我离开迎儿,我可以切断这段注定的爱情。只是理智战胜不了情感。一次又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唱着心上人的名字,泪流满面。为了感动她,我自费出版了诗集《梦往何处去?但我没有意识到,感动和感动是不一样的,它代替不了爱。
大学两年,我的时间都是在爱情的迷茫和诗歌的激情中度过的。虽然发表了很多文章,出了几本书,但都没有打动过我的心上人。一毕业就加入了省作协,引起了同学们的敬佩。为了未来的幸福,我频频攻击迎儿,结果却适得其反:爱得越深,陷得越深,失去它的几率也就越大。也就是当我最终得知这辈子无法拥有她的时候,方萌写了一本关于青春的爱情小说。
刚开始写的还挺顺利的,因为还没遇到让我心动的天使。但是后来越写越慢,越难写。虽然我喜欢充满悲伤的浪漫小说,但我真的不喜欢我的爱情变成了悲剧。私底下还是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有个圆满的结局。但是我很失望。上帝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这辈子我们不可能在一起...像以前的圣贤一样,我注定要演绎一个充满同情和惊天动地的爱情的童话。我注定不会例外,即使知道是悲剧,也要锲而不舍的走下去。
我不在天堂,我在去天堂的路上!但是这条路永远不会结束...
凤凰涅槃
这三年是我步入社会后工作、流浪、徘徊、探索的三年。在路上,我永远在路上。本来我就有一个布道者的精神和志向:我要拯救众生,启迪大众。但最后我连自己都救不了,更别说影响别人了。
在梦里,我总想做主人,做救世主,但实际上,我一直都是配角,小丑,一直在不自觉地扮演悲剧角色。俗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书为梯,可以治愈情操。“让我难过的是,作为一个学者,我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还是学不会前人的教训。爱情真的是一大祸根吗?文人越陷越深!
我也这么认为理想的爱情注定是悲剧,而大多数学者都有点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寻求浪漫,在沙漠中寻求绿洲,往往难以捉摸。我持续了五年的爱情梦就这么轻易破灭了。也正是这种悲愤的感觉,让我两年多没写完的小说在一个轻盈的时间里完成。我明白了书本上的爱情和现实中的爱情,我也去寻找过。以前以为自己很懂感情,现在才知道自己是爱盲,一直不明白什么是爱!
太多的小说和电视剧不是在无形中美化爱情,就是故意丑化爱情。久而久之,连社会都成了说教的工具,人们很难再看到真相。我写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一张真爱的脸。就像序言里写的:青春拒绝幻想!戴着面具跳舞的青春很累。让我们都摘下面具,活出真实的自己吧!
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爱情。虽然我坚信真爱与金钱、地位、家庭风光甚至精神品质无关。唯一可能相关的是感觉,但感觉往往是最不靠谱的,即使是亲口说的,也不一定可信。也许老人们是对的,爱情只是短暂的昙花,只是一时的激情,最终都会升华为善良。男人和女人可以一起走过风风雨雨,共度一生。也许这就是“爱”。
觉得就算是普希金这样的大诗人,也只能赢得全世界而不能赢得他的心上人,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普通文人。人的一生就像一只飞翔的鸟。每一次飞行都有终点,但穿越也有风险。每个生命都会死去。重要的是我们在路上能做什么?也许我这辈子注定不会给后人留下一段美好的童话爱情,但留下一些孔子或王羲之那样的墨迹就足够了。
“我想要的爱情,为什么总是空空的……”每次听成龙的《好花不常开》,都忍不住泪流满面。我知道今天一时的想念会用我一生去忘记!老祖宗张恨水说得对:无才是士。难怪他总觉得“恨人不如恨水”。中国的文化很精彩,儒家教人立志,道家教人快乐,佛家教人打破;然而红尘世俗,人生无常。怎么会是一个“恨”字?
“奢享乐如流水逝,花自飘,水自流。流水在春天消失了,这是一个漫长的仇恨和悲伤。“我追梦十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追上!也许命运早就注定了,我注定这辈子做不了天使,但即便如此,我还是立志要做世界上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