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啥被德法2国反复争夺呢?

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是法国本土上面积最小的行政区域,隔莱茵河与德国相望。

历史上,阿尔萨斯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1618年至1648年战争后,根据和约割让给法国,但当地居民对法语存在抵制倾向。普法战争(1870-1871)后,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被纳粹德国占领,二战结束后归还给法国。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后,驱逐了1871年后移入阿尔萨斯的德裔居民,学校上课一律用法语,街道和店铺名字也只准用法语。

实际上,中世纪以来,阿尔萨斯与洛林并不属于法德任一国家。9至16世纪,属于德国,1552年,法国占领了它,1648年,战败的德国正式承认法国拥有这个地方的主权。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德国重新占领此地。就居民而言,此地讲法语的仅是讲德语人的八分之一。1918年德国一战失败后,法国夺回此地,立即在这里全面清除德语的痕迹,施加法语统治。初等学校的所有课程规定用法语讲授;在原有学生毕业之后,中等学校也都实行用法语讲课。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所有课程,甚至德国语言和文学的课程,也是完全用法语讲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