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的目标小说阅读

读《勤奋》,这本书的书签上写着“因为你的存在,世界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这本书不难读,观点清晰,条理清晰。不过我还是觉得整本书的精髓可以再提炼一些。我来试着摘抄总结一下。

“平衡时间观”:平衡时间观提倡在工作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观。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混为一谈,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赶上一天”。

朱光潜:学习和做生意只能算是人生第二件事。人生第一是生活。我所谓的生活就是享受,欣赏,培养活力。如果为了学习和事业而忘记了人生,那种学习和事业就失去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同样是休闲时间的安排,坐在电视机前带来的“被动休闲”远不如从事自己的爱好带来的满足感。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吃瓜子,一边玩手机,一边和人聊天。我们并不忠诚。

在做一些写作、绘画等创作活动时,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一种“流”的状态。我们从休闲中获得的放松和满足程度不取决于休闲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休闲时间的质量。

保持一个爱好,让它在适当的深度和时间长度内慢慢成长,你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巴菲特的日程表很稀疏,几乎是空白的。巴菲特解释说,他必须善于说“不”,才能做那些真正特别的事情。

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你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选择。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是发自内心的,但大多数人是受环境影响的。

在做一个涉及感情和喜好的特别主观的选择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无论你做出哪一个选择,你身上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将你带到目的地的,可能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因为一旦开始,就有机会做得更好。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一件看似繁琐的事情,只要你开始去做,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侥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采取的行动前,竖起了许多无形的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往往会超过这些动作本身的难度。

最小化可行产品:使用资源最少、制造速度最快、能执行基本功能并能被用户使用的实验产品。创业者要尽快发布最小化的可行产品,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优化。

在公司实习经历不是产品,基于实习经历的系统总结报告才能算作产品;读一本书的体验不是产品,但对书深入透彻的分析才能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并不是产品,但是运用这种技能创作出来的画可以算作产品。

精益创业的理念是,你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玩一次。可以边玩边准备或者先玩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碰伤,但是进步会比较快。

只有把事情做得实实在在,你的思路才能更清晰,才能有效锻炼,视野才能开阔。

认为企业总是事先制定一个完美的战略,然后严格按照战略执行,这是不现实的。企业应该在行动的同时形成并修正自己的战略。这就像陶工做的一样。在制陶的过程中,淘陶的胚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工匠需要敏锐地意识到它是如何变化的,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构思。

把批评当成一种信息。成熟心智的一个特点是,能够不偏不倚、公正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意见,既不固步自封,也不盲从。

作为读者,你总是从小说的第一句话开始依次读最后一句话。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小说写作的顺序有很多种可能。比如有的作家喜欢先写小说的结尾,有的作家会先写小说最精彩的高潮。

在实践中,通过复工积累智慧:每项工作完成后,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做一个回复总结,即“复工”。久而久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牛人的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总是很优秀的。他们不仅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还能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反思,所以他们的思考总是比普通人更深入、更全面。

三思而后行的价值:“三思而后行”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三思而后行”,因为“人的机智行动是由高超的技巧和复杂的推理形成的”,所以行动后的反思反过来可能会发展我们的认识。

根据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的观点,包含在我们行为中的知识属于不适合语言表达的隐性知识。比如一个拉面高手怎么才能拉出苗条的身材?这些技巧是包含在他的行动中的,但他要说出来恐怕没那么容易,而书本上的知识属于可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显性知识。他还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实际上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是知识的表现形式。

当你不知道怎么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请在相应的线上或线下平台发布你的成果,收集外界的反馈,列出3-5条对你最有启发的建议。根据收集到的建议和个人思考,修改你的“产品”。

积极构建知识。任何问题都可以探讨。

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技能是学习的目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边做边学。

大脑需要“脱离”。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而是因为我们的“过滤器”失灵了。我们应该选择可靠的信息来源。不要追逐当前流行或过热的信息。比起观点和评论,更注重事实信息。定时关门,屏蔽外界干扰。

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简洁是写作的主流标准。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就能变得更好。有些人坚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有“成长心智”的特点,有的人则“心智僵化”。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比那些思维僵化的人取得了显著更高的学业或事业成就,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会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一个头脑固定的人如何转化成一个不断成长的头脑?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的、绝对的总结性评价变成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个”,而是问“我需要提高什么才能做这个”;不要说“我做不好”,而要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好”;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要问“我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做他们那样的事情”,而要问“我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吗?”

经过特殊培养计划选拔出来的人,不一定比没有计划的人优秀,“野生长”也可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人与人之间在生物层面的* * *远不止人格,而这* * *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的差异是有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就不一样了。一个懒惰的人和一个努力学习十年的人的差距,可以说是云泥之别。人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这意味着后天努力对人的转化效果可以是惊人的。所以知乎有句名言:“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无法争取到人才。”

除了自我激励,还要思考如何努力,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关键问题。

木桶理论为什么是错的?有突出的优点比没有明显的缺点重要得多。这个概念与众所周知的“木桶理论”相冲突。

然而,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作者收到的大多数求助信都倾诉了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困惑。他发现这些人十有八九没有意识到专注于发展个人才能的重要性。聚集你为数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勇气),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专心做好一件事,专注一个领域到最后。

然后一个明显的事实出现了。涉猎者很可能一无所获,而专心走到最后的人则会获得超额收益。

“仔细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努力,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避免在许多不同的方向上花费精力。保持专注,全力以赴,关注新的机会。”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有那么多方面可以改进。精力有限,他们只能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自己的弱点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和别人组成优势互补的团队来解决。但是如果你没有明显的优势,谁会愿意和你组队打怪物呢?

比如齐白石用半年时间速写了借来的16卷《芥子园》。找到一本好书,抄上半年,学上几年,是一个渴望学习的年轻人在信息匮乏的背景下所做的事情。今天有多少人能像齐白石一样读书?

有了智能手机在手,我们的时间被分割成了碎片。

没有必要事事追求完美:想把事情做得一丝不苟,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就必须做出选择:选择一件你认为对你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认真、细致、做好;对于其他次要的事情,以70到80分的标准完成就够了;其他不重要的事情可以不做。努力的第一个秘诀在于“放弃”。如果你放弃了,你就会得到它。

艰难的挑战激发无限的潜能。人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艰难的挑战来刺激。如果总是一帆风顺,你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你的潜力就无法充分激发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挑战和才能是齐头并进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无法诞生杰出的人才。搭建个人挑战阶梯。

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当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大谈意志力的重要性,仿佛只要你有强大的意志力,就能坚持到最后。而如果你没有坚持到底,那一定是因为意志力。我从来不相信这种意志力的神话。在我看来,意志力是很不靠谱的。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就越有可能半途而废。因为意志力总有一个可以忍受的极限,就像一根被绷得紧紧的绳子。再努力,随时会坏。

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那一定能给我带来超越所有努力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它一定日夜困扰着我,让我想停下来。一定引起了我内心最强烈的兴趣。换句话说,给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使,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这个想法不仅是我独有的,也是被科学研究证实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Desi)通过实验发现,在完成同样的任务时,人们在兴趣的驱使下表现得比物质奖励更好。

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没有深入透彻的了解,总是去尝试,你自然体会不到它的美好,你自然不会有持久的兴趣。这就很容易滑入一个死循环:认识不足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是,人总是喜欢轻易判断、下结论、贴标签。

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人渣”和“恶霸”都不是好的选择。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例证:杰夫·拉斯金是典型的“自助探险家”。他不是那种可以被统一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他通过自学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他既不是典型的“学霸”,也不是“学渣”。

标准化教育的风险:欺负者选择服从,人渣选择逃避,但有一点很相似,就是没有培养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回答自己到底想学什么,怎么学好的问题。

纵观很多成功人士,一方面他们有几十年的研究主线,但同时又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机会充满好奇和渴望去探索。

专注一个领域,精益求精,是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当你在一个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后,你需要从其他学科或领域寻找新的知识和思想的滋养,来丰富和启发你的精研领域。

利用好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MIT(麻省理工学院)、TED等。然而,由于缺乏老师和学校的监管,全球三大在线课程学院Coursera、Udacity和edX的学生课程完成率很低。

只有独一无二,才能不可替代。例如:苏珊阿姨。她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是因为她太独特,太标新立异,任何对苏珊阿姨的模仿,必然不会再创造这种独特性。

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在所有的众生中,独一无二会让你更容易被发现,被记住,不可替代。更重要的是,独特性意味着你的形象、个性、知识、经历、经验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别人无法复制或模仿的,意味着你为这个多元的世界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和价值。形成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这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在战略管理领域,许多学者认为,最好的竞争战略不是教你如何与别人竞争,而是为竞争对手开辟一条独特而难得的道路。“战略的意义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让你做得更好,而是让你做得不一样。”如果你和大多数人相比没什么特别的,那社会凭什么给你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所以,让自己与众不同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以下是作者对心智独特者优点的总结:

(1)洞察主流观点之外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让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别人和大众给你的标签,用更加开放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用迎合社会主流,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专心做自己的事;

(5)给公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灵感,对公众形成影响;

(6)更具辨识度,更容易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其他独特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伙伴。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做事。如果你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努力去符合主流标准,说大家爱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你不是被认可,而是被忽视。

用苏珊·桑塔格的话说,“我是异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异端,但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中间道路。”

最后,当我们避开了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认识到做酷事的价值,我们就可能走上独一无二的成功之路。在这条路上,以下七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

(2)质疑最可信的说法,不盲从任何人;

(三)屏蔽热门信息,或者只在固定时间接收热门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情,并为其开发可能性;

(5)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疯狂,在小事中发现大世界;

(7)进行思想实验和行动实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刺激。

好了,20万字的“进步”分享完毕。有很多收获吗?你对什么书感兴趣?欢迎留言如果喜欢请赞我,我会挑选更多好书分享。

这是我的1读书笔记,关注作者傅苏,很快就会看到:

《瓦尔登湖》――理想的精神家园

25位国学大师告诉你正确的读书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