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篇300字以上《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认识你自己
我们常常认为,最了解自己的当然是我们自己,但于丹教授却认为,最难认识的恰恰是我们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而我们又经常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我们怎样才能像庖丁解牛那样,正解全面地看清世界上的事物呢?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自知之明?又怎样才能不受外部评价的影响,而正确地认知自己呢?
离我们最近的往往是最难认知的。我们在整个人成长的经验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唯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因为人生的变化呀,是在不经意之间,有太多阶段。庄子以庄周梦蝶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什么认识自己最难,就是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物就会完全不一样,如果我们仅仅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己之心,推断所有的事物,就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这也是使我们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一个障碍。
有很多时候,我们人是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其它动物,有很多的规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己的密码,这个密码是勘不破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自己究竟是谁,你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其实自己的心只有清楚了,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于丹心语)。
我想一个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人,也不会真正认清他人,有的时候你的好意有可能会遭遇恶报,因为你在以自己方式强加于人。庄子讲了不止一个这样的故事。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世间的一世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调自己的好心,却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就是我们对自己都没有认识清楚,又如何能认清客观的事物呢?
所谓人的社会化,就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社会凿开了我们一窍又一窍,凿到最后呢,我们变成了一个社会标准下的成功人士,但是离我们的赤子之心、“浑沌”之态又有多远呢?(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了自己的赤子之心。于丹心语)
我们很少在内心追问这个命题,因为我们离自己已经太远了,很多物理的属性,我们一眼看去可以一目了然,但对我们自己终究看不清。人世间很多事情,效率是出在它的科学上的,也就是说,用一种准确的方式迎合物性去做,这就是最高的效率,而不要违逆它,用人为的想象去判断,去处理,去强加于人。
其实我们有多少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来没有被开发出来(于丹心语)。
也就是说你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你真正热爱的职业,让你用心去做,而不是用脑子去谋生,你没有在这个职业中,获得过被激发的乐趣,你没有享受被提升的快乐,所以有一些技能永远地会被遮蔽了。也比如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爱情,如果不遇到他真正所爱的那个人,这个人爱情的力量一生可能是被遮蔽的,尽管他和其他人有家庭,生儿育女,过着寻常人眼中的一生,但是他的生命没有燃烧过,因为他没有遇对那个人。
其实我们想一想,每一个人是耶非耶,蝶耶庄耶,这一生的大寓言,我们曾经多少次错失过自己,这是我们需要不断问自己的一个命题,我们真正找到了被开发的那个机会吗?那么怎么样去找到那个机会呢?庄子又教给我们一种认识你自己的能力,总结成两个字,叫做“心斋”。用心的斋戒,去真正反躬内省,看看你自己,这个话庄子是假托了孔子的一段话。什么是心的斋戒,孔子告诉他: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是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用你的气息去进行一切的感受,回归到心里,得到自我的确认,这就是心斋。这段话虽然假托于孔子,但是是出自《庄子》。那么在庄子《人间世》里面,他写的这段话是告诉我们每个人一种认识自己的方式。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有向外和向内观看的两种能力,向外可以去发现一个无比辽阔的世界,向内可以去发现一个无比深邃的内心,可以说外在的世界有多大,内心的深度就有多深,这个是完全成正比的。可惜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