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成语典故
路上听来又在路上传播出去。谓无根据的传闻。源自《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道听途说”最早见于唐·柳宗元《与刘禹锡论〈周易〉书》:“是见道听途说,又何能知所谓《易》者也!”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一则故事: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井,用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经常忙不过来。后来,他下决心自己打了一眼井,用水就省时省力多了。他高兴地对别人说:“我家打了一眼井,好比多了一个人力。”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但在传的过程中逐渐变了样子,最后竟被说成是:“丁某打了一眼井,挖出一个人来。”宋国国君闻讯,便派人到丁某家里问个究竟,才知道原来是打井以后,丁家相当于节省了一个挑水的人力,而不是打井挖出一个人。
明代屠本畯《艾子外语》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一个叫毛空的人,一天,他对艾子说:“天上掉下一块肉,有30丈长,10丈宽。”艾子笑着说:“哪有这个道理。”毛空立刻改口说:“那就是20丈长。”艾子仍然不相信。毛空又改口说:“那就是10丈长。”艾子气极了,就问毛空:“那块肉掉在什么地方,你见过吗?”毛空摇摇头,无言以对,只好承认说:“我是听别人说的。”艾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千万不要像他这样,‘道听途说’呀!”
后来,人们引用“道听途说”这个成语,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