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死记硬背那么多无聊的东西,简直是浪费生命。

看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爱上了讲真话的村上春树。

读村上春树的散文,总给他一种“邻家怪同学”的感觉:不喜欢上学,所以尖锐地谈论日本的教育制度;他写的东西被质疑,说是西方小资产阶级的腔调,于是干脆出国写作;他喜欢读书,在关于写作的文章里,也疯狂地赞美读书的N大好处。他喜欢跑步,已经跑了三十多年了。

村上春树的坚持,用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已经写作30多年的村上春树回忆自己的阅读生涯时说: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如果我再潇洒一点,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背那么多无聊的东西,简直是浪费生命。”

《浪费生命》是他的血泪史:

“如果把人分为‘狗型人格’和‘猫型人格’,我想我可以称得上是彻底的猫型人格。当你听到“向右转”的口令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向左转。虽然当我这样做时,我经常感到内疚,但不管是好是坏,这是我的本性。人有各种各样的本性。只是我所经历的日本教育制度,在我看来是以培养一种为同一身体而工作的“狗型人格”为目的,而有时又超越了这种情况,甚至造就了一种带领整个群体走向目的地的“羊型人格”。

看来这种倾向不仅体现在教育上,也影响到了以公司和官僚组织为核心的日本社会制度。但“重视数值”的僵化和“死记硬背”的速效功利化倾向,似乎在各个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弊端。在某个时期,这种“功利”的制度确实运转良好。"

对于村上春树来说,他通过读书所获得的成长,远远超过了在学校上课所获得的。村上在书中谈了很多关于阅读的部分:

“一旦你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大多是在年轻的时候——就很难轻易放弃阅读。”

“如果读者能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点温泉浴般的温暖,那真是一件乐事。因为我在追求这种‘现实主义’,所以我一直在看很多书,听很多音乐。”

“如果世界上没有书,如果我没有读过那么多书,我的人生恐怕会比现在更加凄凉贫瘠。对我来说,读书是一所大学校。这是一所为我量身定做的学校,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既没有繁琐烦人的规则,也没有分数评定,更没有激烈的排名竞争,当然也没有校园霸凌。我可以在‘制度’的重重包围下,巧妙地确保属于我的另一种‘制度’。”

“如果你从自己的角度盯着世界上的一切,这个世界必然会被煮干。人会变得僵硬,脚步沉重,逐渐不能动弹。但是一旦你从几个视点看自己的位置,换句话说,一旦你把自己的存在委托给其他系统,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立体而柔软。只要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姿态。通过阅读了解到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

看文章的阅读部分,不禁让人忘记了作者是村上春树。在读之前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我只在《纽约客》上看过他的一篇文章,里面说他在看棒球比赛的时候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和动力。《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更详细地描述了他如何选择素材,如何在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之间选择和成长。实际写作时,村上春树非常注重一些“普通”的细节。遇到好的创意,他会率先考虑放到小说里,而不是写到杂文里,因为他担心如果杂文里用了梗,再出现在小说里会让读者尴尬。村上春树也在不断打磨自己的叙事角度。从第一人称写作到第三人称写作,他都是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实践。

而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作家对村上春树所不了解的。

谈到写作,村上春树总是很谦虚。他不断强调,因为自己不是天才作者,所以提供给读者的写作方法只适用于普通人。他鼓励普通人写作,并慷慨分享自己的方法:

“重要的是抛出零星的插曲、意图、场景、语言等。不断地放进小说的容器里,然后立体地组合起来。而且要在一个与时间普遍的逻辑和文学界常用的方法无关的地方进行。这是基本框架。”

“几百年没有这种勇敢的宣传经历,人们其实可以写小说。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经历,只要方法得当,都能从人群中发现震撼人心的力量。”

虽然经常被嘲讽为“常年跟诺贝尔文学奖跑”,但村上春树继续当作家。对他来说,阅读和写作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