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故事
画家王奎山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叫婷婷。婷婷也喜欢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婷婷说:“怎么了?”
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了?”
他说:“树枝怎么会比树干粗呢?”
婷婷说:“为什么树枝不能比树干粗?”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它不是树,你怎么能说它是树?”
他无话可说。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的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了?”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没有红的?”
他说:“你见过赤兔吗?”
婷婷说:“没看过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道:“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
他无话可说。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那匹马你画的不对。”
婷婷说:“怎么了?”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翅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翅膀?”
婷婷说:“我要马长翅膀。”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道:“不是马怎么说是马?”
他又无话可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这只老母鸡下了一个比老母鸡还大的蛋。婷婷带着这幅画去了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艺术展。结果,婷婷获得了一等奖。
画家心里嘀咕着:“为什么这个外国人和小孩子没什么区别?”
智力测验①选自《短篇小说选》第7期,1987。
赵大年电视台专门进行了一次智力测试,拍摄完成后将向全国播出。带着相机和录音机,他们先去了一个局测试干部。
主持人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问:“请回答这是什么?”
高压水银灯已经打开,镜头在政府官员的脸上晃动。记者们手里拿着几根警棍似的拾柴棍,就等着他一说话就有人往他嘴里捅...政府官员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圈,想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心里没底,不敢回答。照相机不停地前后晃动。没人回答吗?太过分了...办事员开始用请示的眼光看科长;科长用咨询的眼光看着主任;导演用那双善于理解意图的灵动的眼睛盯着导演;主任用习惯性的眼光向秘书求助;漂亮的女秘书今天彻底迷糊了,走过来小声跟主任说。她忘了自己在录音,听完秘书的汇报,导演生气地说:“对不起!事先不打招呼,不研究,我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
电视的同志们来到了智力测试的第二组——大学中文系的教室。灯亮了,照相机和录音开始了。于是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粉笔圈,说:“请回答这是什么?”
沉默持续了半分钟。骄傲的大学生们哄堂大笑,纷纷喊道:
“这是一个什么问题?还考我们大学生!”
“太小看人了!这只是个玩笑!"
"只有傻瓜才能回答你的问题!"
“别喊了,他们还在录音!”
初中生是第三个群体。一个经常考第一的尖子生率先举手,然后站起来指着黑板上的粉笔圈回答:“这是一个零。”
主持人问:“他说的对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主持人问:“还有其他答案吗?有第二个答案吗?想想吧……”
一个调皮的学生,不敢站起来,从座位上喊道:“啊!.....英文字母的o!”
班主任怒视着他。节目主持人赶紧说:“他说的对,他的回答很好!”"
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圈后,教室里非常活跃,纷纷举手,争相回答问题:
“是月亮!”
“月亮怎么样了?”主持人开心地问。
“黑板是天,是黑的,月亮又白又圆!”
“是乒乓球!”
“是烧饼!”
“是个蛋!”
“李谷一的嘴——她唱歌!”
“不,是老师的眼睛。我发脾气了!”
智力测试成功结束。电视台正式播出节目时,加了一个标题:人的想象力是怎么丧失的?(责任编辑: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