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作者是谁?
《风筝》的作者是鲁迅。
《风筝》是现代作家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散文。文章主要讲的是鲁迅小时候把哥哥的风筝弄断扔到地上,扼杀了哥哥的爱好。二十年后,鲁迅看了一篇外国文章,知道了玩具对孩子的重要性。他不禁后悔自己的“精神扼杀”。
鲁迅想向弟弟道歉,但弟弟完全忘了这件事,以至于鲁迅无法弥补。这种惊讶和悲哀,不仅仅在于作者深刻的自我反省,而在于鲁迅对弟弟的“完全遗忘”,认识到中国的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和家长式专制的不觉醒,从而感受到改造“国民性”的艰巨任务,指出了作者心情沉重的内在原因。
文章的叙事与抒情性密切相关。在叙事的基础上,表达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度痛恨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这篇文章已被列入中国大陆的教科书。
扩展数据:
创作背景:
风筝写于1925 65438+10月24日,恰逢旧历正月初一。发表在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被鲁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
《风筝》出版后,其对传统封建儿童教育思想的抨击十分突出,受到了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与此同时,我的兄弟鲁迅先生的另一篇文章也有同样的主题和人物,只是叙述了拆毁儿童玩具风筝的错误,而《风筝》一文则挖掘了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野草》,散文诗集,北京新书店出版,1927。从1924到1926写的23首散文诗,书前有题词,用曲折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对1920年代中期现实社会的苦闷和抗争。有这样的兵,有风筝,有淡淡的血,有感觉,有希望等等。
百度百科-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