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活着:活着就是英雄--随想》。

作者姓名:(方静)

佛说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爱、离、志。-题字

《活着》这本书我至少读过两遍。为什么一定要一遍又一遍的看?

是因为这本书把近半个世纪的“苦难”浓缩成一个名叫“傅贵”的英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能承受这么深的“苦”,能从这么深的“苦”中走出来,回归平静的生活。

书中涵盖了人生七种苦难,分别是生老病死、怨天尤人、爱情离别、志存高远。通过文字静静地阅读这种“苦”是会上瘾的,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无常,惊叹生命的神奇。

这七关的难度和游戏里的七关一样,一关比一关难。每过一关都要付出常人不愿意付出的意想不到的代价。我常常一遍又一遍地想象,如果我处在那种煎熬中,我能活几次。

言归正传。《活着》讲述了主角“富贵”的一生。

傅贵是一个嗜赌的地主。他在赌博中上当,输掉了所有的财产。他的老父亲气得死去了。从此,他家一贫如洗。一家五口人只能挤在破旧的小屋里生存。

人生就是这么无常,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地主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谷底。有一天,我妈生病了,带着财富出去看病。途中,她被国民党俘虏,后来在战争中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全国解放后,傅贵回到家乡,却发现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了。他的妻子贾珍独自抚养她的孩子,她的儿子上了小学,但她的女儿夏风因病成了哑巴。夏风后来嫁给了希尔,公认的搬运工。女婿二喜人,勤快,老实。她为她的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并且非常爱夏风。不久,夏风怀孕了。

你以为这就是苦难的终结?财富可以从此开始幸福稳定的生活?错了,苦难才刚刚开始。

一是县长夫人受了重伤,失血过多。正好富家公子的血型和县长夫人的血型一样,被动员去献血,儿子被失血过多而死。

接着,在生下一名男婴后,她的女儿夏风死于手术台上的大出血,贾珍在夏风死后三个月也去世了。

然后女婿希尔被两排水泥板活捉,因为吊车在搬运水泥板时坏了。

至此,家里只剩下富贵和孙辈,生活十分艰难。苦根一直喊饿,财富给他煮豆子。没想到,苦根被豆子杀死了。

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在富人身上,最后只剩下一头牛陪着他,在阳光下反刍痛苦的岁月。

我不明白余华为什么把有钱人的生活写得这么惨。现实世界中,真的有这么惨这么苦的人吗?

如果是为了惩罚有钱人和年轻人的鲁莽生活,那代价真的太惨痛了。此外,贾珍、夏风、希尔和库根都是非常善良的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好,最后却成了命运的牺牲品。......

富贵年轻时有“罪”,但家人是无辜的。为什么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富裕的罪恶买单?

余华在《活着》韩版序言中说:“活着诉说着眼泪的广度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它告诉我们,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它还讲述了我们中国人是如何熬过这几十年的。”。

这篇序言让我体会到了作者的初衷。其实余华说的不是财富和家庭的无尽苦难,而是财富和命运的纠结,而富家所遭受的一切,都是为了很好地解释这种纠结,从而揭示什么是“活着”。

财富和自己的“命运”相互感激,相互憎恨,却又离不开对方。富贵所遭受的一切,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很像,都是命运多舛,被生活戏弄过无数次的人。然而,傅贵和祥林嫂对待苦难的态度是不同的。

当傅贵遭受这些痛苦时,他从不抱怨任何事情,也从不陷入深深的悲伤。而是把痛苦埋在心里,抬起头继续迎接新的生活。哪怕是新一轮遇到他,他也无法预知挨打。

《时代》杂志曾写道,过去60年发生在中国的所有灾难都发生在傅贵和他的家人身上。接连不断的打击可能会让读者产生极大的同情,但余华真挚的笔墨却把傅贵塑造成了一个现存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生存的意志是唯一不能从傅贵身上带走的东西。

老年和财富在夕阳下驼背的身影,就像人在苦难面前的姿态。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恨、爱、离、志”,财富一遍又一遍地品尝着这七苦。

苦,越深;眼泪越丰富,越宽广,越深沉。也许作者想揭示的是,无论苦难有多深,我们都应该顽强而不妥协地活着,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

是的,如果富贵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从他的家人都离开他的那一刻起,正常人一定会深深地崩溃,找不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理由。......

那么,余华所说的“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到底是什么?余华没有给出答案,他在这本书里也找不到答案。我想没有人能找到最标准的答案。

也许,这就是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