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是什么意思
殳(拼音:shū)是汉语三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持锤棒一类的器具。“殳”字的本义是一种武器,主要是撞击用,竹制,长一丈二尺,头上不用金属作刃,八棱而尖。比如《司马法?定爵》:“弓矢御,殳矛守。”就是说:弓箭可以抵御,殳矛可以防守。
“殳”字是个部首字。一个字如果由“殳”字作为其组成部分的话,那么这个字则往往与打、杀、撞击有关:“殴”字当“打”讲,如“斗殴”;“毁”字也与“打”有关,如“击毁”等;“杀(杀)字与“殳”有关,如“杀戮”等;“_(jī击)”字当“打击”讲,如“_兵”等。?
相关组词
1、戈殳
[?gē shū?]
戈和殳。亦泛指兵器。
2、铁殳
[?tiě shū?]?
古代兵器。铁制_长柄_一头有棱。
3、殳虫
[?shū chóng?]?
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泛指古文字。
4、桃殳
[?táo shū?]?
桃木做的殳杖。
5、连殳
[?lián shū?]?
古代的一种兵器。
6、殳书
[?shū shū?]?
书体名。秦书八体之一。是铭刻于兵器上的文字,笔画比小篆简省,接近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