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如何阅读小说?
初中生看小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了解小说创作的背景
小说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和条件,通常称为背景。背景,简而言之就是主体背后的风景。比如舞台表演时的天空和景色是戏剧艺术的背景,小说中的背景为人物提供了自然和社会环境,解释了人物活动和事件的意义。
阅读背景有助于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比如小说《家》就以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一个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封建家族——高家的衰败和溃败的历史。他笔下的高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庭制度的缩影。表面上看,高家思想“全家教养有礼,事事顺遂”,家庭尊卑有序,礼法严明;但其实这个大家庭里到处都是激烈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了解这些背景材料,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的主题: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和家庭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控诉和揭露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吃人的罪恶,揭示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
第二,界定小说中人物的特征。
小说的主要描写对象是人。
看小说塑造的各种人物,就是在学习和各种人物打交道。阅读时把握人物。
一旦学生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就很容易把握小说的主题。
性格通常指独特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作品中描写的某一时代的阶级或阶层人物。首先要注意人物的广泛代表性。人物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从属于阶级或阶层的,个人行为代表了他所在群体的价值利益。比如水浒中的英雄和高俅等封建官僚统治者,黑白分明,分属不同阵营。同一个群体的人,因为生活经历和环境的不同,性格也不一样,比如宋武和他的哥哥。武大老实胆小,与世无争,对一切听天由命,最后冤死;宋武勇敢而公正,不能容忍任何不公正。最后走上了起义造反的道路。
其次,要注意人物鲜明的个性。所谓人格,就是一个人的言行符合自己的人格特征,是不同于他人的特定的人。比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即桃园结义、鲁莽却大大咧咧的张飞、勇敢光明磊落的关羽、慷慨却无其他长处的刘备,性格特征完全不同。
读人物也要注意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往往人物众多,人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阅读前要看字表,如果没有字表,就在阅读中整理。清楚地了解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物,理解他们。
第三,理清小说的故事。
情节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过程,也是人物的性格成长史。如何把握一部小说,关键在于能否理清小说所描述的故事。因此,教师在指导初中生阅读小说时,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把握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
一部小说的情节千变万化,但总有“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的部分。小说往往利用两条或多条线索交替展开情节,使情节多变,还运用悬疑、巧合、误会等手法,使情节变化焕然一新。所以看小说往往会被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同时也要注意阅读剧情,了解剧情是如何表达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的。
第四,掌握小说的主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梳理小说的情节,明确小说中的人物很容易,但要掌握小说的主题却略显困难。总的来说,把握小说主题是从整体上进行的。阅读小说时,仔细分析小说的情节发展变化,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形象变化,以及小说所描述的社会背景,就不难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中国古代小说中有很多讽刺当时封建社会腐朽的题材,当今社会也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受环境影响很大。写小说的时候,作者会通过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反映一些现实。当然也有一些小说只是单纯的表达了小说中所描写的主题,比如沈从文的《边城》,通过描写一个苗族姑娘在解放前湘西淳朴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当时湘西的纯爱。抓住这样一个主题并不难。只有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小说中人物的特点,才能很好地把握小说的主题。
看小说也可以从语言、立意等方面入手,但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可以说,只有了解了背景、人物、情节、主题,才能说读过这部小说。
总之,多读名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要遵循正确的小说阅读技巧,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更好地阅读小说,提高阅读技巧和语文表达水平。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