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的是先秦时期的哪九大学派?

九六:指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民、军事家。

“九校十校”包括:

(1)儒家:仁、礼、智、信,崇尚仁政,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

(2)道家:道为无为,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

(3)墨家:爱而不攻,以墨子、孟生为代表。

(4)法家:崇尚法制,以管仲、韩非子、李斯、李悝、商鞅、申不害为代表。

(5)名人:擅长论辩,以邓、宋硕、惠施为代表。

(6)圣贤:顾名思义,百家争鸣,很多人都有涉猎。代表人物是吕不韦和淮南王刘安。

(7)农家乐:以神农为创始人,劝耕桑,丰衣足食,徐行为代表。

(8)纵横家:要么是连横,要么是何总,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

(9)阴阳家:阴阳五行,以邹衍为代表。

(10)除了九六,还有一位记录民间街谈巷议的小说家,代表人物是余楚。

扩展数据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各类学术流派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189 * *篇,作品4324篇。

后来的书籍,如《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记载了数以千计的“百家争鸣”。但是流传很广,影响很大,最有名的也不过几十家。综上,只有10的学校被发展成了学校。

传统上,百家之分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经要义》中,他首次将百家分为阴阳、儒、墨、名、法、德六家。

后来,刘欣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十派。

班固在《韩曙文艺志》中抨击刘欣,认为:“哲学家十人,印象深刻的只有九人。”后来人们到了“小说”家,把剩下的九个叫做“九流”。从此中国古代学术圈全部建立,百家成“九流”。

后来,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增加了《兵士医》,说:“故先秦学术可分为十二派:阴阳、儒、墨、名、法、德、纵横、杂、农、小说、兵士医。”

百度百科-九足和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