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小说请勿打扰阴人。
据传,库布里克在看完第十遍《教父》后说,“我相信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现在库布里克去天堂给上帝拍电影了,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情绪化。这里面肯定有一些电影技术。毕竟大神是技术控。我说不出这些方面有什么牛逼的,因为我充其量是个电影爱好者,没有真正拍过电影,而且那些东西需要和电影高度结合,否则就跟嚼蜡一样,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今天要说的和“手艺”无关。
有太多像姜文和彭浩翔这样的导演在他们的电影中借鉴了《教父》的内容。这些引用已经说明了教父的伟大。毕竟好的东西永远不会真的失去,而是会被背后的人用各种方式利用。即使这种类型已经消失,那种灵魂仍然存在。电影是一门有时间性的艺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伟大电影的伟大,是因为我们不在我们出生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那些震撼人心的东西,已经被后来者用各种方式展现给我们了。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那些经典电影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它们名不副实。但即便如此,还是会有很多惊艳的地方。
首先要从电影本身说起。电影是大众文化,必然会影响大众。最直接的就是流行流行语,就像金庸先生的小说。越南政客在会议上互相攻击时,会引用《笑傲江湖》中的人物,讽刺对方的政治目的。电影也有这种效果。很多话可能不是原创电影,但是在大众生活中普及了。这几年最流行的电影词汇就是“非诚勿扰”,分布在各种小广告里,甚至连借精子的广告都给你一个“非诚勿扰”的结局。
这是一部电影在电影之外的成功。虽然我很喜欢第一部电影《非诚勿扰》,但不可否认片名比电影本身更成功,也不知道造这个词的人有没有版权费。还有哪些经济栏目爱用“黑天鹅”?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电影人杜撰的。至少大多数人知道这个词是因为娜塔莉·波特曼的电影《黑天鹅》。还有著名的“罗生门”。可能现在没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也没多少人明白这个词的意思,但知道这个词的人肯定不少。在此,我向黑泽明大师致敬,你拍到了不同文化之上的人性。但是,无论这些词有多广为人知,都没有“教父”这个词使用的广泛。黑帮的名字在音乐界被广泛使用。被冠以“教父”称号的歌手比黑手党家族的大佬还多,但谁知道他们几个真的是罪有应得。这就是《教父》的成功,把一个词传播到不同的文化中,被广泛使用。当然,我要感谢我们的普通话翻译没有把“上帝”翻译成牧师。
其次,作为一个黑帮电影爱好者,我来说说教父对黑帮电影的深远影响。反正我第一次体会到教父的伟大是在看了《新世界》和《无间道2》之后,体会到了教父对黑帮电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父》为黑帮片树立了经典标杆。“老板是被逼的高人一等。”起初,迈克非常讨厌他的“家族生意”。他拼命想融入真正的美国生活,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站出来继承家族企业并保护它。
而且从剧的角度来看,剧的主角一定是开头和结尾完全不同的人,从而产生巨大的性格变化。所以我坚信教父的主角一定是阿尔·帕西诺饰演的二代教父迈克,而不是马龙·白兰度饰演的维托·柯里昂。因为维托这个角色在影片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不知道奥斯卡评委们是否了解这部影片,他们其实是把阿尔·帕西诺当成了配角。从这个角度来说,李自成和陈晗分别是《新世界》和《无间道2》的主角。都是被迫改变的,在对应的电影里完全转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不得不承认,两部电影都有无数优秀的演员,连配角都是光芒四射,是我心中21世纪最好的两部黑帮片。但都达不到教父的水平,但已经很牛逼了。两部电影只是完美借鉴了《教父》的一些好的方面。当然有很多黑帮片借鉴了教父,我只找到了最好的两部。
接下来结合新世界和无间道2来说说第三点。咚咚咚咚,《教父2》的重头戏出现了,合称为《教父》。《教父》中迈克一生最自责的事情是什么?他一定是自己派人杀了二哥弗雷多,这完全成了老三老麦克的噩梦。
迈克在家族动荡的时候接手了这个家族,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保卫考利昂家族。这也是迈克在第一部电影中最大的变化。他完全从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了以家庭为中心。我想这也是教父被称为男人的圣经的根本原因。当一个男人开始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做事的动机就会完全改变。这种改变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真的很难。简单来说,就是老教练在《少帅》里给张学良讲的故事:我一个人在张的时候,在森林里遇到盲熊就跑了,但是我有了家庭,有了一群妻儿,遇到盲熊就跑不掉了,所以我要想尽办法杀死盲熊,因为我身后站着一大家子。
面对盲熊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个故事最生动地反映了男孩和男人的真正区别。在第一部电影的结尾,迈克是站在盲熊和考利昂家族之间的人。他的任务是维护柯里昂家族。
他的一生都围绕着家庭,所以很多人认为《教父》是一部家庭电影。国内贼难防,内部问题很多时候比外部危险更可怕。纵观《教父》,麦克面对每一个外来的敌人,基本都是沉着冷静,因为他聪明勇敢,每一个敌人都可以被他消灭。五大权贵家族,狡猾的海门罗斯,无论麦克面对什么外部对手,都能从容等待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就像王阳明说的:“心不动则已,随机应变也。”打架也是如此。只有冷静的人才能尽快做出最好的判断。换句话说,没有情绪波动,没有情绪波动和冷酷无情。迈克似乎天生就有这种“没心没肺”的天赋,从他在医院开始保护维托开始,这种“没心没肺”的品质就一目了然。当然,这大概和他参战有关。经历过真炮洗礼的人,有这种素质也是情理之中的。有许多电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蓝波。丛林中的蓝波是一台杀人机器,它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并巧妙地利用各种环境因素。现实中,邓小平爷爷也是一个很好的代表。无论什么场合,他都是从容不迫,无忧无虑。这是战争赋予他的大将风度。迈克是一样的,但方式不同。这种优秀的品质存在于第一部电影中。所以我说第一部的主角是迈克。第一部电影就是要激活他身上的西西里黑手党血统,加上战争赋予他的优秀品质,谁能和他抗衡?
仔细看教父,迈克的疲惫和愤怒都是因为他的家庭。面对他的敌人时,他总是处于一种冰冷的状态,他的情绪是无形的。只有家人的背叛和不理解最困扰迈克,因为这里面有“爱”。最让他烦恼的是他的二哥弗雷多和他的妻子凯,他的妹妹康尼要好很多,所以他不能绕圈。二哥对这个家庭来说是最危险的,他和迈克的矛盾也是最深的,因为他无法认清自己软弱的事实。科波拉在老教父遇刺的时候已经很好的解释了二哥是什么,他不可能是站在考利昂家族和盲熊之间的人。弟弟掌权,哥哥难免失落,但连距离都不知道,有点悲哀。几次把麦克卖给家族的死敌,就是出卖家族。而且从二哥和迈克的最后一次对话中,我们知道二哥很固执,对迈克的不满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身边这样的人对柯里昂家族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所以为了家族,麦克做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一切都是为了柯里昂家族。
在我看来,无论迈克和二哥的矛盾有多深,都只是哥哥嫉妒弟弟,放在黑帮世界里有点危险。相比之下,迈克和妻子凯的矛盾虽然没有二哥那么危险,但也复杂得多。是西西里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或者说是西西里文化和美国提倡的摆上台面的文化的冲突。接手家族后,迈克完全继承了西西里传统:保护家族的方式是好的方式,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为了家族可以牺牲一切。另一方面,凯本质上是一个彻底的美国人。她信奉《独立宣言》,践行美国独立自由的核心精神,以个人为中心。一开始迈克也相信这一套,但后来隐藏已久的西西里精神被激活了。这两种方式都是必然的,但是两个人那么相爱,能在一起生活那么久。两个人在一起,分开是迟早的事。爆发点是凯打掉了迈克的孩子,对家庭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以迈克当年的行事风格,他不可能原谅凯,因为这伤害了考利昂家族。
凯从骨子里相信美国的自我中心。她需要的是内心认可的正常生活。迈克想保护考利昂家族,他可以为此做任何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第三部电影的结尾,我们也知道迈克离不开黑手党。所以凯永远无法真正接受迈克。他为家人做的事,家人是不能接受的。他保护他的家庭,同时也伤害了它。二哥和迈克是一样的。二哥背叛了家族。为了维持家庭,迈克不得不除掉二哥。摆脱这个家庭也是为了保护这个家庭,伤害这个家庭。迈克的悲剧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就是命运。
对比《新世界》和《无间道2》,他们巧妙地借鉴了《教父》的黑帮故事,也涉及到家庭层面。《新世界》里李自成的老婆被迫刺探李自成,《无间道2》里阿晓简直就是港版的迈克尔·柯里昂。但是,这两部电影都没有《教父》那种复杂纠结的家庭矛盾。当然,这两部电影各有特色。我只是比较这些涉及家庭的地方。来说明教父故事的层次,就是这么复杂,但一切都是注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教父比我说的更伟大,在商业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在这里只说我最强烈的感受。有无数后来者在自己的电影中向教父致敬,从这部电影中汲取营养,影响的不仅仅是黑帮片。他还让白兰度、德尼罗、帕西诺、黛安娜·基顿……成为好莱坞最优秀的演员。在商业上,《教父》以600万美元的投资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票房,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专业人士看过无数绝技,普通观众看过精彩故事,活法多种多样,甚至被奉为男人的圣经。不同年龄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东西。我相信十年后,我看《教父》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