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与源氏物语
红楼是曹雪芹花费一生的精力几经删改的巨著,源氏则是紫式部用时仅八年写成的,自然不如前者来的深刻,下面是我曾经跟朋友讨论《源氏》时写的一些东西,虽然有些长,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因为是跟不同的朋友的讨论,放在一起就不免有些凌乱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从结构和故事内容的衔接上来看,《源氏物语》由于比《红楼梦》早‘出生’了800年左右,在酝酿过程中,《源》没有过多的参照物,语言环境又与我们不同,所以读起来不免让人感到繁臃拖沓,《红》则是在唐、宋、元、明等朝代文学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大厦’。试问,一个青涩的‘小孩子’又怎么能和一个发育成熟的‘妙龄女郎’比高下呢?
《源氏》在文学界就如《红楼》有‘红学’一样,也有‘源学’,但《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与《红楼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很少有人更深的探索造成这种异同点的文化背景。
其实《源》中处处充满了政治,甚至比《红》更直接,看《源氏物语》如果只看见情爱,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宗教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就一定会对这部作品产生误解。
《源氏物语》中确实有很多繁臃拖沓的地方,同样的景象在不同的场景里反复出现,甚至有个别诗句数次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现象。而《红楼梦》毕竟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思想写成的著作,《源》就不同了,一方面它离我们的年代实在太久,连现代日本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当时的风俗人情,何况作为外国人的我们;二来,把古日文翻译成现代中文必定会失去其大部分味道,就如同将酽茶用过滤纸过滤一遍(甚至数次)后再喝一样;其三,丰子恺在翻译《源》时使用的六个日文译本中没有一本是紫式部的原本,都是后人的转录或译本,这样肯定不能很好的传达紫式部的原意。
我本人一直坚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这两部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没必要总把它们拿出来进行无谓的比较。
对了,如果LZ想对这方面了解的更详细些,我可以介绍一本书,名字叫《世界语境中的<源氏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