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怎么发展的?
前面说过,文艺源于劳动,“小说”也不例外。早在古代,劳动人民就根据自己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以“街谈巷议、道听途说”的方式,创造了大量反映自己生活或理想的神话、传说或故事。文字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就被记录下来了,这就是后来小说的来源。虽然这些“小道”一般被认为无法体现统治阶级所提倡的“大道”,但其中一些却引起了统治阶级的注意,认为它们可以辅助政治教育。如西汉刘编的《列女传》,提到古代妇女怀孕期间生活的注意事项时说:“古代妇女怀孕,睡得出乎意料,坐在床沿上,直立行走,不吃邪物,不裁正,不坐正...晚上他们让我背诗,说正事。这里所谓的“生意”应该是取自“街谈巷议”来谈女人的道德。故事等。“道”的目的当然是宣扬女性道德。这可以作为孔子所说的“虽有小道,必有可观之人”的注脚。"
大概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战国秦汉时期,更多的记载了宫廷里的“外有地精”们说的是“街谈巷议”和“巷俗”。他们经常用幽默的语言来讲这些杂言和琐碎的议论,供皇帝们消遣,有时也有讽刺和劝诫的意思。《史记》中记载的“幽梦衣”是一个著名的表演故事。西汉时期的东方朔更是闻名遐迩。《汉书》上说他的事迹在民间流传,“强调儿子放牧,令人眼花缭乱”。魏晋时期,喜欢并能亲自叙述的人扩展到统治阶级成员,陈、曹植能一次背出几千字的小说解忧(参考《三国志·舒威·王参传》,裴松之引《魏略》);又如《南史·始兴王书玲传》,记载始兴王“夜不归宿,晓不举烛,召宾客,谈世事细枝末节,戏谑无所不为”。统治阶级对商的痴迷刺激了文人的创作;写文言小说几乎成了一种潮流,作品数量也大增。此时的文言小说通常按内容分为两类:一类是“志怪小说”,以东晋干宝《寻神》为代表;一类是记录人物轶事和琐事的“志人小说”,以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有了这些发展的准备,到了唐代,一部真正接近后来独立文体的小说——《传奇》诞生了,这意味着中国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而变。虽然离求新记逃不远,但却充满了叙述和华丽的词藻。比起那些勾画六朝轮廓的人,演变得很清楚,特别突出的人,只有在对的时候才对小说感兴趣。”唐传奇小说的兴起与唐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科举考试的“升温”氛围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对宋元小说和明清小说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思想和艺术方法两个方面。在意识形态上,传奇小说是第一部集中反映当代社会矛盾的小说作品。他们作品的主人很多都是下层社会的男男女女,他们的情感也接近普通人的立场和愿望。因此,虽然是为文人创作的,但大多具有“市民意识”,被视为“都市小说”,使小说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基本道德走向。在艺术方法上,大多数传奇小说都是以人物为中心,但不局限于真实的人和事,所以虚构性很强,所以是文人有意为之。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动态的人物或紧张曲折的情节,故事情节完整,注重通过真实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并以优美丰富的词汇连成篇章。一些传奇作品也采用诗词、评论等风格。这些都是借用后世的小说。
宋代评书小说是在继承传奇小说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为适应当时城市经济和生活进一步繁荣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原本是以演讲的形式表演给大众看的,“剧本”就是演讲时使用的剧本。“说”在北宋时期相当兴盛。当时的勾栏瓦房、茶馆、饭店、私家宫殿甚至街头空间,到处都有说话艺人的痕迹。他们根据各自的特长有所分工,所以故事书在内容上分为“讲历史”、“讲三分”、“讲浑话”、“小说”(参见胡世英《故事书概论》第四章“讲的人数”,中华书局,1980)。元明清时期,这类评书小说基本上是沿着两条线索发展的:一条直接导致文人评书作品的出现,如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凌的《二拍》;另一种是启发后人在此基础上改革制度,扩大规模,最终创作出中国的长篇章回式小说,大约是元末明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