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爱情经典情感日记
他喜欢梁羽生和他的《驰骋塞外》里的侠客。
躺在倾斜的草地上,他会幻想自己能在茫茫雪原中遇到一个来自北方的女人。不一定要有无与伦比的武功,也不一定要背负金匮要略。在他心中,她就像初夏的白桦林一样寂静。
十年,一个接一个,被北上的云带走了。
他常常在黄昏时坐在石墙上,用呜咽的口琴把最后的悲伤埋进黑夜。
他不知道明月是过去的墓碑,不知道悲伤是无药可救的绝症,不知道那条巷道的出口其实在不停的右拐右拐。。。
终于有一天,他走出了小巷,抬头看着小巷拐角处灰色屋顶升起的小阁楼窗户。他看见一只鸟站在小窗户后面的长电线上。
突然发现自己和这只鸟一样孤独,除了能融进这广阔的天空,内心无比空虚。。。
低着头走过儒林路,天空下着小雨。每一块石板看上去都干净清新,他心里感到莫名的喜悦,就像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小说里的一些情节被自己重温时一样。
记忆无疑是最美妙的东西。一段不确定词曲作者或者有些不认识的味道的音乐,总会不期而遇。首先,你不会试图去感受他们更本质的东西。因为,听到他们或者闻到他们,闭上眼睛,往往是来不及祭奠的时代。
如果一定要把那个遥远的时代物化成风景,比如黄昏的天空,地平线上的云无疑是最美的,你甚至可以在最初的篇章里看到一些人和过去若隐若现。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像有轨电车穿越街区一样,在旧日的站台上短暂停留。直到你已经明确识别出有多少上车的人从你身边经过。
他喜欢在宁静的夜晚关掉所有的灯,放一张藤田恵美的CD。
我喜欢英文或者日文的歌,不是因为小资情怀。他给自己解释,听不懂歌词的歌,往往比中文的歌更过瘾。就像那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些东西被一些抽象的色块和线条代替。这种比较注重形式美的东西,不需要了解太多。知道的太多,就会不开心。
在他看来,所有他听不懂的歌都好听。当然,旋律一定要好听,安静。有时候,在音乐和音乐之间的几秒钟里,他会快速回顾刚刚结束的那首歌,在脑海里画几幅图,做一个简单的素描。往往这些画面与作曲家的初衷相悖,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它的热情。
他甚至固执地认为,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差距。对于舶来品来说,没必要为了欣赏一首与他无关的歌而站在差距的另一边。所以他更崇拜巴洛克时代威尔第的《四季》。闭上眼睛,在小提琴和和悦面容的鼓舞下,小草努力从泥土中探出头来,静静地生长,山坡上的山毛榉树随风摇摆。从山顶的城堡俯瞰到山脚,绿色一直延伸到蓝灰色的远山。
在众多种类的音乐中,似乎只有这位去世100多年的老人写的东西,才能完美契合他心中的画面。
一个早春的下午,他在长途汽车上听到了一首曲子。当他闭上眼睛时,他能想起一些遥远而熟悉的画面。他问司机放的是什么音乐,司机递给他CD盒。他按照司机的提示顺序找到盒子里的歌名后,盯着名字看了很久。原来,让他想起遥远北方的那首歌叫《北方之恋》。
后来,他去了所有的音像店,都找不到那张CD。后来,有一次在贵阳外文书店,他终于买到了梦寐以求的CD。10年后,当他闭上眼睛,再次聆听《北国之恋》时,他不禁在寂静的夜里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