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洙的个人经历。
李光洙,1892,出生于中国平安省北部的定州市。1902年,他的父母死于传染病,成为孤儿。后来在东学堂当了秘书,但由于官员的压迫,李光洙于1904去了北京(今首尔)。第二年,我被一个亲日团体推荐到日本明治学院学习。在日本学习期间,李光洙组织了青年俱乐部,并开始在《青年》杂志上发表诗歌和评论。1910高中毕业后,李光洙回到朝鲜,在乌山中学任教。后来我再次穿越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哲学系。
从1917开始,朝鲜最早的现代小说《无情》开始在《每日宣言》上连载。1919年,李光洙与留日学生起草了《二十八日独立宣言》,后流亡上海参加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并担任临时政府机关报《独立新闻》社长。
公元1921年,回到朝鲜,与许结婚。65438-0923任《东亚日报》主编,65438-0933任《朝鲜日报》副社长,在韩国文艺界十分活跃。这时,李光洙发表了许多作品,如《再生》、《粘土》等。1937年因培养联谊会事件被捕入狱,半年后因病取保候审。这时,李光洙的政治立场逐渐从反日转向亲日。1939年,李光洙成为亲日皇权组织“朝鲜文人会”会长,为响应日本的皇权政策,改名香山广朗。
1945年朝鲜独立后,李光洙躲到了乡下。1949因亲日叛国被捕,后因病假释。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期间被带往北方,生死不明。后来证实他于1950年10月25日死于满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