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巴金中篇小说创作的两大主题。
有两种:一种是反映大革命时期青年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生活,通过歌颂他们的献身精神来表达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如《新生》、《爱情三部曲》等。前者讲述了李冷和李景书兄妹在杜大新牺牲的感召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后者既写革命又写爱情,写革命与爱情的冲突,写死亡,而作者的总体思路是写“信仰”。“信仰为主,用死亡印证信仰,用友情激发信仰。”周若水、吴仁民等一批年轻人在作品中的激情奉献,本来就是靠“信仰”支撑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投身于各地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他编辑了《呐喊》和《王久日报》等报纸,并创作了《家》、《春》和《秋》的续集。抗战小说三部曲(又名《火》)已出版短篇小说集、散文集、申诉与龙、虎、狗。抗战后期和抗战后,巴金的创作转向批判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对即将崩溃的旧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指责和抨击。具有艺术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和长篇小说《寒夜》是最能体现巴金这一时期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