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是太后

万历娘亲李太后驱逐高拱以后,此时的万历年纪虽然很小,但是李太后却没有像武则天一样垂帘听政,李太后为什么这么做?后人多有猜测,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李太后的性子比较低调,不喜欢追逐权力。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人一生好强,在权力争斗中能获得成就感,而李太后恰恰相反。与历史中喜欢权力有过垂帘听政之举的皇后相比,李太后确实不太喜欢掺和到权力斗争中去。

其次,李太后的信仰也可能是促使她不会趁着君主小就垂帘听政得原因之一。李太后信仰佛教,而佛教中给人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更倾向于清心寡欲,李太后受到自己信仰的影响,自然是对追名逐利的事情没有多大兴趣。

同时,李太后一步一步走到太后这个位置,期间的经历也是很艰辛的,要知道李太后最初只是个婢女,可能最初的她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年幼的孩子能成为君主,但是,这也意味着几十年的宫廷争斗让信仰佛教的她身心俱疲。同时,宫女的出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眼界,毕竟宫女的身份地位难以获得比较好的资源来拓宽自己的研究,而李太后可能也明白,以自己的学识垂帘听政可能会吃力。

最后,李太后已经为自己的儿子找到了可靠的辅佐大臣,不必垂帘听政。当时,辅佐大臣张居正有德行有智谋,明里暗里也给予过李太后不少帮助,并倾尽全力教导朱翊钧,这让李皇后很放心。同时,跳出李太后的主观判断,张居正确实也是个有德行学识的人,有张居正的帮助,李太后确实没有垂帘听政的必要。

以上几种观点是后人对李太后不垂帘听政之理由的几种猜测,上述猜测细细想来也不无道理,可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