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具体怎么回事,什么叫“杀熟”?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杀熟?吧,简单来说就是坑熟人,中国一贯都是熟人社会,办事喜欢找熟人,就哪怕是出去打工也喜欢找老乡,因为在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中,熟人知根知底值得信赖,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了这种信赖的心理,利用对熟人的了解来坑熟人,往往因为了解一坑一个准。

大数据?杀熟?指得是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平台上的客户进行价格歧视,就是说如果你是某个平台的老客户,那么你在上面买东西可能就会比新客户要贵。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大数据杀熟已经不只是局限于新老客户之间,而是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定价算法对每一个人都制定不同的价格,这就是经济学中的一级价格歧视。现在的大数据技术让人十分惊叹,可以通过收集你在网络上的活动痕迹、历史购买记录以及搜索记录,能够推测出你的年龄、性别、职业、位置、收入等等信息,从而就能够知道你的消费者偏好,然后卡着你的保留效用来定价。

大数据杀熟已经无限接近于一级价格歧视,完全攫取了消费者剩余,但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知道消费者偏好、可以给每一个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之后,这些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如果这种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的话对一部分保留效用较低的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好事。例如,如果一款降噪耳机,只能制定一个统一的价格,那么只有保留效用在这个价格之上的消费者才能享受到这款耳机,如果现在厂商可以大数据杀熟了,那么厂商就会给保留效用高的消费者定高一点的价格,为了竞争,会给效用低一点的消费者制定低价,理论上这个价格可以一直低到边际成本,而用边际成本来定价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做法。

现在大数据杀熟还挺普遍的,而且大数据杀熟具有隐蔽性,而且十分动态,所以每次那些电商平台被曝光利用大数据杀熟,他们总是能找到理由解释。但是不用怀疑,大数据杀熟是确实存在的,早在2000年的时候亚马逊就被发现将同一款DVD为新老客户制定不同的价格,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怒,随后亚马逊就道歉了并且承诺再也不价格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