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疫情,一些企业上班时间为什么不再推迟15天或者一个月?
你是什么时候上班?
我上班都推迟了两次了,原本定于初七上班,推迟到2月10号,前几天公司又通知延迟到2月底。其实公司也想复工,政府也同意,但是考虑到诸多因素还是一推再推。
主要受疫情防控的要求,现在进入到第二阶段防控,措施更加严格,我们河南的各个地方都是只能出不能进,村庄也是,社区也是,导致出行很不方便,就算是企业复工,员工上班也很不方便,我们企业一千多人,还有很多是跨地区的,根本就行不通。复工以后,企业也要采取很多预防控制措施,政府也得监管,稍有不慎就会得不偿失。
有些企业复工,肯定是经过政府同意的,这些企业应该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行业的支柱企业、民生企业、相关疫情物质供应企业这类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政府是不会同意复工的,企业毕竟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疫情突变,很难控制,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我们当地允许复工的企业都签订疫情责任书了,一旦发生疫情,企业会承担相关责任。
所以说能复工的企业肯定有政府和企业的考虑,不会没有任何防治措施的。再说了,企业是什么?国民经济的支柱啊,都停产了经济怎么办,所以要两头兼顾,既能最大程度的防控疫情,同时又不伤害经济命脉。随着疫情的发展,商业场所、 娱乐 场所、 旅游 景区等等估计都会逐步的开放,毕竟我们都要回归正常生活。疫情不可怕,只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肯定会很快过去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以下几张图片可以说明现状:
今天我出门去买菜
图1是我路过超市门口,一名老人在银行一角数钱,前面摆放着两担东西是他的,我看到这一幕很心酸。以前超市门口都会很多人,现在不能出门少了很多人流群,每天入不敷出的小本生意,不知道是否能满足他们回家的来回路费
图2是步行街,零零散散的商铺开业,但是也没有人群去商店购物,商铺高额的房租和固定开支,这时候企业是很吃力了。但是也必须要开店,因为说不定可以碰碰运气
图3是超市,没太多人来超市,物价没有提升
现在很多企业他们其实应该也挺纠结,要照顾好自己员工的身体,但是不营业又怎能养活员工,当然有些行业可以线上营销
所以,他门等不起。这是我个人见解
防疫:响应钟南山,再撑14天。
.
近日,钟南山院士说,从1月23日封城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
从2月7日(正月十四)开始再过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没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个14天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配合,做好第2个14天的防护,很重要。
看过今天确诊病例破3万、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做好第二个14天的防疫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工作,生意都可以再来,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个人配合国家的工作再坚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个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让我们再坚持14天。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瘟疫狙击战的战士。加油,每个人!
企业这都嫌复工晚,还要再推迟,他们肯定不愿意啊。
按照目前的情况看,企业是可以复工的,因为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已经过去14天了,14天的隔离期一过就意味着那些隐性的患者该发病的都已经发完病了,总而言之,哪些是重点人员已经水落石出了。
而且,钟南山院士也说了,复工尽管会有大规模的返程高峰,但是对于疫情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出现新的增长,因为重点人员已经被控制住了,病毒不会随着人流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企业为什么要尽快复工这个问题,答案很明确:因为要挣钱。
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赚钱,多停一天业,他们就少赚一天的钱,这对于任何一个老板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也是这个心理,他们也想赚钱,每个企业职工都有房贷、车贷,同时还要养孩子、养家,休息一天,他们就少领一天的工资,休息的时间越长,他们损失的也就越多。
国家也希望企业尽快复工,企业不生产,就没有税收,没有税收,国家正常的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企业是整个经济的发动机,一旦这个发动机长时间停止,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第一,要做好自我防护。
也就是出门要戴好口罩,回家要及时洗手、消毒,不要让病毒与自己有接触的可能。
第二,不随意外出,听从企业的整体安排。
尽管企业现在可以复工,但是并不等于完全和平时一样,这个时候还是特殊时期,那就要有特殊的要求。作为企业员工,你也必须要听从企业的统一安排。不能随意出门,以免给企业、 社会 带来不良影响。
总之,企业现在可以复工,他们要急着赚钱,所以,他们不能再往后推迟了。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势必离不开经济的良性发展。毋庸置疑,冠状病毒的持续影响,市场上的很多企业已经无法正常运营,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那么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必然会造成某种冲击。如果企业长时间的停工, 社会 经济和国家经济建设也会出现发展瓶颈,这是哪个国家政府也不希望发生的。
对于每一个企业而言,时间就是赚钱的资本。停工、停产则意味着企业每天都在损失,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固定资本都处于停滞状态,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除此之外,还有每个月的房租费、水电气费、员工的基本工资、社保费等这一切都需要按时交付,这是企业固定的输出。另外,很多企业还有年前签订的客户合同需要准时完成,很多订单或者项目正处于中间阶段,如果无法完成或者中途夭折,这势必会影响公司后期发展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疫情期间,已经有很多小型企业宣布告急甚至破产。没办法,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经济就是如此残酷。
当前,很多职场人士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况,有些每月还得按时还房贷车贷,经济压力并不小。如果企业无法正常开工复工,每个月的工资就得不到保障,那么,生活压力就会愈加繁重,这是每个职场人士都不想看到的结果。
我是@老鬼先生,欢迎关注哟。
不知道你们是通知几号上班,这次疫情严重,响应国家号召,很多企业已经从2月3号推迟到10号上班,有的再推迟到17号,还有的在家远程工作。
由于这次疫 情感 染性强,专家让大家尽量不要出门,减少接触,降低感染。不上班的还好,上班终究要面临这个问题。
老板虽然也不想冒险,但是毕竟经济压力摆在那里,特别是实体店尤为明显。现企业复工也不是老板说了算,也需要相关部门对企业的卫生安全进行核查。
对于老板来说,虽然也不想出门。但是房租、水电、人工等费用,也让他们不得不想着开工了。有的企业还有年前的订单等着。这就是你说的为什么不推迟上班。
而对于企业一部分上班的,还不是特别重要的岗位,能休假则休假。很多公司在这个非常时期也不会强制。
但是有一部分一定要上班的人,工作岗位比较重要。就要做好防疫工作了,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公司定时消毒等。
现在非常时期,可以待在家中,自然不要出来添乱。如果一定要出门上班,就要做好防疫工作。
我觉得这些企业不再推迟上班有几种可能:
1、老板胆子大,没太把疫情当回事。
2、老板心存侥幸,觉得自己的公司应该没那么背运能中招。
3、老板不太关心自己的 健康 ,当然更不关心员工的 健康 。
4、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事关民生类的,比如食品、水电气之类的企业,再不上班政府都不能答应了。
5、外贸型企业,国际的订单再不生产,会面临巨额的赔偿。
6、小微企业,小本经营,利润微薄,举步维艰。你们再不回去上班,一个月之后也就真的再也不用回去了,因为。。。公司支撑不下去倒闭了。
经济的发展需要流通,商品的流通、货币的流通。但是疫情之下,全国戒严、隔离,城区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农村封村封路,城市与城市之间断了大部分的流通。
同时,现在的市场都是保持着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中,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导致的是整个生态的不稳定。
这样的情况下,商品不流通、人员不流通、市场生态链出现了停滞,对于整个 社会 的经济都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经济一旦受损,就会衍生出很多 社会 性问题出来,国家也希望能早点复工,但是与肆无忌惮蔓延的疫情相比,宁愿经济受损一点,也把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这次疫情正值春节的时候。往年间,春节正是各大商家摩拳擦掌、挽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机。
为了抓住这次机会,备下了无数的货,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全都打了水漂。
生产型企业无人开工,开工了,生产的东西没人买,也没有营收产生;
服务业、餐饮业无人光顾,也没有营收产生;
......但是房租、水电、人工、贷款这些支出,不会是因为疫情而不收!
西贝的董事长贾国龙曾言,疫情之下,西贝全国440家门店歇业,2万多员工待岗,排开房租,他就算是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支撑3个月!
虽然说是在家里耍着等复工,但是对在家的人而言,心里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公司会不会垮?待复工期间有没有工资?没有收入怎么办?
家里的房贷、车贷、又要还了、孩子的奶粉也快吃完了,爸妈这个月的药又该买了!没有收入,这些这么办?
昨天看新闻,有两个湖北的工人,为了赶回深圳上班,背上行李沿着铁路徒步从湖北走到湖南岳阳去搭乘高铁回去上班。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他们会这样么?
抛开这些不谈,对每一个隔离在家的人而言,不能出门、不上班,虽然成功实现了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到high的梦想,但是对每个人的心理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缺乏疏导!
多数已经觉得可以控制住了
针对题主说的根据目前的疫情,一些企业上班时间为什么不再推迟15天或者一个月?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大家看到了疫情控制的希望了。
疫情发展
针对这2月14日的22时30分的统计数据来看,除了湖北,其他地方已经没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这也是为啥各个地方,各种企业都开始蠢蠢欲动的原因。
判断依据
很多企业因为都是带病经营,很多都是负债加上杠杆运营。所以对于疫情的突发撞撞他们完全都是没有准备的,所以他们是最盼着疫情可控的,他们会分析目前除了湖北的每人新增数据,他们看到数据人数在下降,都开始准备复工。
国家态度
针对发改委的要求,严格制止以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就已经表明了国家对复工的态度。所以更为复工复产企业打了镇静剂,也是他们开工的定海神针。
最后总结:
加上国家对各地要求严禁过度防控,很多被拦在家里外出打工者,都开始开起了返工上岗之路,所以各种条件和信息已经明确,大家要有序开工复产,所以稍微有点信息敏感型的企业,都会开展相应的复工复产工作。如果这点悟性没有,企业可以不要开了。
根据目前的疫情,一些企业上班时间为什么不再推迟15天或者一个月时间?
从目前的疫情看,全国除湖北武汉等地区以外,疫情发生状况总体下降,疫情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所以,一些企业复工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必要再推迟15天或者一个月时间。主要原因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近日通报的全国疫情防控情况看,全国各地疫 情感 染患者增长速度持续下降,这充分说明,全国各地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样,企业复工也具备了相应条件。同时,国家也鼓励一些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尽快复工,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从金融扶持政策、财政专项扶持政策、税收减免扶持政策等各方面,对受到疫情影响着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支持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从目前全国防疫工作做法上,对各地对疫 情感 染患者全部实现了集中救治,对疑似病例感染者也进行了彻底的集中隔离,有条件的地方,对密切接触者也全部实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以说,基本上阻断了病毒疫情传染的可能性。这样,也就保障了 社会 防疫没有扩散风险,逐步恢复 社会 居民生活秩序,促进企业逐步恢复生产。
从近期各地采取的疫情防疫措施上看,绝大部分省市地区,都实行了防疫到社区管控措施,对重点防疫对象管控到人,对社区实行了网格化封闭管理,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流动,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传播的可能,也最大限度降低了被感染的可能性,使防疫管控形势得到了彻底的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所以,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恢复生产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疫情突发事件,对我国经济 社会 发展确实产生了极其不良影响。由此,如何降低经济损失、迅速恢复生产,特别是恢复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必须品供应,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国家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要求有条件的省市地区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这也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 社会 稳定的,保持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确实是值得支持的事情。
在疫情没有完全结束之前,一些企业恢复生产,一定要按政府要求,做好疫情防疫工作。要制定防疫工作方案,明确专人负责,要增加防疫工作设施,要安排防疫工作隔离地点,并且,坚持每天对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疫消毒用品,对员工进行防疫工作培训,使员工都能够人人做好防疫工作,确保企业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目前全国防疫形势基本稳定,防疫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疫情扩散蔓延形势得到了稳控,一些企业恢复生产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涉及到疫情物资供应企业、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保障企业,更应该及时复工,没有必要再继续延长停工时间。这是国家 社会 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生活保障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员工经济收入得到保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