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灵璧卷》这幅作品有何特点?

最近,明代的名画杰作《十面灵璧图卷》终于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也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这幅由明朝晚期画家吴彬所画的书画杰作,一经面世便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学术界更是对此倍加关注。纵观历史长河,但凡能够引起世人眼光的名画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或风格或水平或年代,这幅《十面灵璧图卷》也不例外,当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它采用古代经典的平面绘图方法,却最大程度的将山石的三维立体感展现出来了,惟妙惟肖,立意奇巧,是当时颇具前卫的创新代表之作,这一超出时代的绘画特点和理念也正是它被誉为传奇画作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幅杰作和洞悉这幅画背后所蕴藏了百年历史文化,保利艺术博物馆更是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关于此画的学术研讨会。由人赏画,要想了解一幅画就先了解它的作者,吴彬是晚明的一位宫廷画师,主张倡导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画仙?,这幅《十面灵璧图卷》也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相传是为了友人所作。

《十面灵璧图卷》的所绘内容都是吴彬友人所收藏的一些罕见奇石,根据流传而言,作者的友人得到了一件全美灵璧玉石,这块灵璧玉被《云林石谱》誉为第一名石,还附加了这些名石如何鉴别欣赏。吴彬所做的这幅画则是从十个不同的角度去画出灵璧石的姿态,将这幅画的千姿百态尽皆绘画出来,而此画卷也是因此得名。《十面灵璧图》总高55.5里面,长11.5米,内容详尽,形神兼备,不仅将石头的真实形态描绘出来,还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留白展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