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批判意识流小说的视点
首先,意识流作家不像浪漫主义那样描写客观事物或直接表达思想,也不像现实主义者那样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细致描写。他们总是强调文艺的暗示性、含蓄性、间接性,喜欢在曲折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通过引经据典或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来启发思想、感染情感,而不是依靠直接的忏悔和说教。由此,意识流作品内涵丰富,但也存在隐晦的问题。《尤利西斯》是一部以晦涩著称的作品。在西方被称为天书,即使是说英语的读者也无法完全理解。译者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作品?另一方面,译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把西方的“天书”变成全中国妇孺都懂的畅销小说,自然是不可取的。再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作者的想象力往往不受控制,整部作品或部分作品几乎都是由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的。这些内心独白不需要铺垫和解释,让读者去猜测和捕捉,给读者一种“见龙无尾”的感觉,无形中给作品注入了一种神秘的气息。同样,为了表现源源不断的意识流,在意识流小说中也经常看到一些句子连在一起,没有标点符号,译者很难断句。再次,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多为有机形式主义者,他们认为内容离不开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延伸。没有形式,内容无所谓,表现出艺术至上、形式至上的倾向。意识流作家似乎把小说视为语言形式的试验场。他们非常注重艺术形式的意义,形式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意识流小说的作者往往避免使用传统小说中常用的全知视角,而是隐藏自己,利用人物的有限视角进行叙事,让读者从人物的视角去观察外部世界,去感受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而更好地感知人物的内在真实,但同时又让读者感到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