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奇怪”的剧本,让各国轮番翻拍。

有时候我会想,

人老了确实会变得讨厌,包括父母。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们经常做一些和我们价值观冲突的事情。

给我的?变成了什么?

在小石军最近看的一部日本电影中,

就造就了这样一个有点讨厌的老太太。

片中老太太(或者应该喊奥巴桑?他一出场,行为就相当夸张;

她的嘴又毒又坏,爱找茬,让邻居对她很反感;

生活过于节俭,已经到了抠门的境界;

回家对女儿,我总是说“为了你”;

看来我这辈子的委屈和不甘心都得怪孩子,没人爱听。

厌倦了的女儿,终于忍不住说出了那句发自心底的话:

(提示:小翼是孙子)

两人又吵了几句,老太太气得离家出走...

至此,家长里短的铺垫结束了。

可能有人已经猜到是哪部电影了。

没错,就是日本版的怪她。

毕竟这个剧本在中国韩国拍过,两个版本都看过了,说明剧情已经背熟了:

后来老太太遇到一家能让人“返老还童”的照相馆,变回了二十岁时的样子。他也用自己的音乐天赋成为了一名歌手,帮助自己最爱的孙子实现了梦想,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爱他的人,重新走上了一条青春之路。

除了上面提到的日文版,还有下个月上映的越南语版(《我是你奶奶》)和泰语版(《突然20岁》)。

以及未来的印度版,印尼版,德语版...

感觉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而且已经上映的三个版本在各自国家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票房。

韩:800多万人动员观影,2014本土电影票房榜第三;

华语:总票房3.64亿,创下中韩合作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

岳:票房476万美元,创越南电影史上最高票房纪录。

而日版缺乏小说和漫画的原著基础,原著电影在日本也不是很有名,票房很难有所收获。

但是雅虎电影网站上的评分也是4.0(满分5.0)。

这个“奇怪”到拍不烂的剧本到底有什么魔力?

小石军今天想和你讨论-

抛开其他不说,其实韩国人最擅长的不就是“玛丽苏故事”吗?

虽然这个“玛丽苏”女主人有点老,但她有一个插件。

年轻的时候不仅漂亮,还会唱歌,一不小心就成了当红歌手。

男性角色不可避免地会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最后甚至还有韩剧三宝之一的“车祸梗”。

哎,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吸引各国不断翻拍。

这也让像萧这样的观众第三次感动不已。

还是需要扎实的剧本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影片一开始就强烈塑造了一个令人讨厌的老太太形象;

通过《变回女生》后的反衬喜剧处理,积累了一定的角色好感;

中间唱的时候适当插入她努力的孩子的记忆,形象立马反转,前面的坏习惯能把人变成同情;

最后,我为我的孙子再次牺牲了我崭新的生命,进一步升华了主题。

电影中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一幕,

急诊室外,原本水火不容的女儿(原来是儿子)和年轻的母亲完成了一场“心灵对话”。

女儿劝她别管了,重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说她想过的生活就是现在的生活。

母亲的伟大和渺小,都体现在对孩子的爱上。

每次小石军看到这段话,他都想到,如果他遇到他年轻的母亲,就会有这样的对话。

大家似乎都从中想起了自己的亲人,进而产生了* * *。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新颖的设定,辅以喜剧、音乐、复古时尚等流行元素,编剧最终落脚在亲情和亲情上。

让整个故事更有分量,更动人。

这种情感是* * *,所以只要保留主要情节,合理改编细节,就不会出问题。

“咸鱼炮”等道具被随意换成白萝卜和锅铲,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人物设定,各个版本都根据本地化的需要做了相应的调整:

日版删掉了角色,把儿子换成了同样是“单亲妈妈”的女儿。既能直接深化“母爱”主题,又能反映日本近年来较为关注的女性问题。

中国版的主角虽然不骂人,但是有点难,不苦。相比之下,“内向”的言行是中国人可以接受的。

韩版主角曾经偷了别人的独家生存秘方,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后果。这一段有争议又有表现力的话,直接被中日版忽略了。

原著人物绝对是“坏小人”形象,但在其他版本中被淡化了很多。

想必是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毕竟原来的情感表达太激烈了。

当然,光有好的剧本是不够的,对年轻女主角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你必须会表演,会唱歌,但是你必须会开玩笑,而且要保持轰动。

自然地展现老太太的动作而又不失20岁少女的魅力和动人,太难了。

不过南韩的沈恩京,中国的杨子善,日本的多部未华子都很适合,都有自己的风格。(在越南不要说“徐佳莹”)

如果让小石军选择的话,沈恩京的完成度最高。

否则是拿不到这么权威的奖项和提名的。

剧本和演员都到位了,意味着电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导演拿出自己的水准,拍出不同的风格,就够了。

中国版的风景强调梦幻和精致,正是因为导演陈正道努力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梦,最终得到了韩国大师的一致认可。

(中国版车祸现场处理精美)

随着中国影视业对大IP的不断追求,国内可获得的原创剧本似乎越来越少。

我们不知道在“一抄多拍”的情况下,“怪她”能否引起业内人士的思考和学习。

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让其他国家竞相翻拍...

本文为第十放映室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ID: dsfysweixin。

微信搜索关注:第十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