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板新雇了两个助理,让他们去市场买一斤土豆。这是什么意思?

对“买土豆的故事”的管理学思考

故事发生在美国佛罗伦萨。两个年轻人,约翰和哈里,同时进入一家蔬菜贸易公司。

三个月后,哈里不高兴地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抱怨:“约翰和我同时来到公司。现在约翰的工资涨了一倍,职位也提升到了部门主管。”而且我每天都很勤奋,从不迟到早退。我交给老板的任务,总是按时按量完成,从来没有耽误过。但是为什么我的工资一点都没有增加,我的岗位还是公司的普通员工?"

总经理没有马上回答哈利的问题,而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嗯,公司现在要订购一批土豆。请先去看看哪里有卖,等你回来我再回答你的问题。”

于是哈利走出总经理办公室,找了一个卖土豆的菜市场。半小时后,哈里匆匆赶回总经理办公室,报告“20公里外的‘农民蔬菜批发中心’有土豆出售”。

总经理听说了,就问:“有几户人家卖?”哈利挠了挠头,说道:“刚才我只看到一些待售的,没看到很多。请稍等,我再看一看!”"

说完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二十分钟后,哈利又气喘吁吁地跑到总经理办公室汇报,“报告总经理!一个* * *三个土豆。”总经理又问他:“土豆的价格是多少?三家公司价格一样吗?”(英、瑞)哈里(人名)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彻底被扫地出门。

停顿了一下,他挠了挠头说:“总经理,请您再等一会儿,我再问一下。”说完,哈利就跑了出去。这时,总经理叫住了他。“你不用再去了。去替我叫约翰来。”

三分钟后,哈里和约翰一起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先对哈利说:“你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然后他对约翰说:“公司打算订购一批土豆。去看看哪里有卖的。”

四十分钟后,约翰回来向总经理报告:“二十公里外,有三家卖土豆的餐馆,其中两家卖0.9美元一斤,只有一位老人卖0.8美元一斤。”

“我看了看他们家的土豆,发现老人的最便宜,质量最好,因为是最近在农场种的。如果有需要,价格可以更优惠,他们家有面包车,可以免费送货上门。”

“我已经把老人带来了,就在公司大门外等着。你想让他进来谈谈吗?”

总经理说:“不行,你让他先回去!”于是约翰出去了。

这时,总经理看着办公室里目瞪口呆的哈利,问道:“你都看到了。如果你是总经理,你会给谁加薪升职?”

哈利羞愧地低下了头。

思考故事给我们职场的启示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要努力,更要积极主动。

充满热情,灵活,自信。一个合格的员工不只是被动的等着别人告诉他该做什么,而是主动的去了解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好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故事也需要我们反思:不能从员工身上找原因,而需要管理者多角度思考如何用好人。

首先要对团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个优秀的团队来自于领导者、中层管理者和执行者不同角色的共同努力:领导者需要思考发展战略和方向,引导团队走向成功;中层管理者需要下达的政策、方法和措施,承上启下,细化管理,将企业战略变为可行性;它需要执行者不折不扣地执行。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目标永远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是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去取经,没有唐僧的坚定坚持,或者没有孙悟空三徒弟的驱魔,谁也无法最终修成正果。所以约翰和哈里的角色都是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哈里作为执行者,对团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员工要一视同仁。龙有九种,各不相同。管理者不能只盯着自己想培养的、认为优秀的骨干,而忽视其他员工,任其自生自灭。哈里可能有一些缺点,但作为管理者,他应该尽早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他改进。他没有像故事里的老板一样,直到约翰提起才告诉哈利。与约翰相比,他“到处都有问题。”这种管理态度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不到位,影响上下级关系。说真的,还会让员工觉得

在工作场所遭遇“冷暴力”,影响工作状态和绩效;管理者也会认为这样的员工是部门的包袱和负担,只会影响团队的绩效。

再次,在分配任务时,要考虑“用人之长”。上面的故事也被很多管理者应用在用人上,希望自己的下属都像约翰一样。但是人无完人。如果一个团队都是像约翰这样的员工,恐怕每个人都想当领导,结果可能就散了。这样的团队未必是高绩效的。作为管理者,要发掘每个人的长处,优秀的要推荐提拔;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监督。就像唐僧团队一样,每个组合都有它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在于管理者如何扬长避短。

最后,进行个性化的员工管理。为了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安排不同的任务,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方法。像约翰这样的员工,只能安排他去买土豆,其他的不用解释。对于哈里这样的员工,要把想问的解释清楚,哈里一下子就能把事情搞定。

就像最近看的《执行到位不拖延》这本书,说到为什么执行力总是打折扣,据说有55.7%的职场受访者给自己贴上了“忙人”的标签,每天忙得要死,却毫无收获。被执行人要想改变“瞎忙”的状态,就必须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说“不”。学会拒绝,不要让额外的要求打扰你的工作进度,有些事情没必要自己去做。而且处理事情要用“优先顺序表”,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领导要言出必行,不说就不做。以后该怎么办?

做好了,甚至没做好,浪费了大好时光。

当然,除了员工在完成任务时毫无头绪,无法安排合理的工作进度。管理者是否一直在分配的任务中扮演意图不清、分工不明、责任不明的角色,把握哪个是哪个?分配任务的时候要交代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员工只有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有什么价值、意义或重要性,才能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和因素,尽可能系统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否则,他可能只是说说而已,做做故事里哈利那样的事情,他需要管理者来推动他前进。如果是这样,不仅是哈利的悲哀,也是球队的不幸!所以,如果你是管理者,当你觉得员工不好的时候,先检查一下自己的管理是否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