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萧何曹参传 译文
译文:
萧何,沛地人。因能写文书没有疵病而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作了亭长,又常帮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秦御史监郡的人,和从事考察其职事,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课最优等。秦御史打算言于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坚决请求,才得以未去。
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VI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在咸阳城进行屠杀焚烧,和范增谋划说:“巴蜀道路险阻,秦的移民都居住在蜀。”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地盘。”
于是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啥都鼓励汉王,萧何劝谏说: “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
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俗语说‘天汉’,以汉配天,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漠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
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
原文: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敖裰诟ト纾?僬桨侔埽?凰篮?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扩展资料:
《萧何曹参传》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创作的一篇传。
萧何的主要成就:
1、助刘邦夺得天下
早期追随刘邦的萧何就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后汉朝建立后刘邦把萧何推举到丞相的职位,也可以说明萧何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2、制定汉律
萧何原是沛县“主吏掾”,熟悉秦帝国的法令制度。刘邦入关后曾颁布过法令:“约法三章”,废除了无理的秦朝苛法,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这都是在萧何的意见下进行的,而后来根据秦律又制定了汉律,从出土“睡虎地秦简”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于汉法之中。
百度百科-萧何
百度百科-萧何曹参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