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大选的看法?

 美国大选从一开锣就很有戏剧性。在爱荷华州民主党初选中,民调幅度落后于希拉里·克林顿的奥巴马意外拔得头筹;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 希拉里翻盘。***和党方面, 麦凯恩、哈克比、罗姆尼三人也是轮番领先,难分轩轾。 这种现象显示此次大选竞争十分激烈, 很有看头, 现在预言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美国有51个州,各州人数(相应的“选举人”票数)多寡、选民“政治光谱”差别甚大, 仅凭两个小州的初选结果, 远不足以推论最后的结局。

美国华裔同其他族裔一样, 对大选十分关注, 天天读报, 议论选情。但与以往大选不同, 很少有人担忧, 更谈不上焦虑。这是为何?

华人对大选不感焦虑

首先, 中美关系总体良好,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大问题。美国朝野现在最关心的是伊战和国内经济问题。在此种情势下,同中国的经济摩擦、政治争论、军事猜忌都降为次要问题。两党候选人的竞选政纲都没有把中国和中美关系问题列为重点就是证明。民主党8位候选人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谈到中美关系时, 有人强硬, 但具体内容仅是经贸摩擦,特别是中国产品安全等问题, 而非重大战略和原则问题。

其次, 两党在对华政策上基本一致, 不论哪位候选人当选,对华政策都差不多。此种状况是从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中美是“利益攸关者”开始的。这一论断此后成了朝野***识。中美经贸争吵不断, 军事较劲也曾发生,但不牵动大局。奥巴马为争选票曾放过一“炮”——声称“如当选将禁止中国玩具进口”, 但旋即撤销。在爱荷华州胜选后,他郑重宣布当选后将坚持“一中”政策。

现阶段中美关系相对稳定

这里使用“相对”一词, 包含两层含义:“稳定”不是绝对的, 而是与“不稳定”并存;“稳定”不是永远的, 而是在现阶段的条件下。

首先, 尽管中美两国综合实力仍有较大差距, 但中国已不可等闲视之。和则两利,战则俱伤, 没有单方能赢得胜利,于是出现了一种“不对称的均衡稳定状态”。

其次, 两国***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许多利益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方面最明显,中美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最大比重, 使两国金融息息相关;美国制造业大多在华设厂,物美价廉的中国货成为美国人日用消费品最大来源和抑制通胀的重要杠杆。政治方面, 朝核、伊朗、伊拉克、以巴冲突、反恐等国际重大问题的处理,都需要中美合作。中美既是能源消耗大国, 又是废气排放大国。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合作。

第三, 世界总体格局虽还是“一超多极”, 但美国独霸气焰正在消退,“金砖四国”(中、俄、印度、巴西)崛起,日本复苏, 欧洲直追。美国为维持领导地位, 一方面要拉拢中国牵制他国,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中国联合他国抗衡美国。

第四, 经过多年努力, 中美已建立起一系列沟通交流、协商合作的机制。包括两国元首经常性会晤、经济战略对话、领袖和外长热线、军事交流机制、国会交流机制等, 使分歧和争论能及时协商解决, 这是两国关系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

第五,两国民间交流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商人和“中国制造”广泛深入美国各州城乡, 以及来美华侨华人迅速增多, 他们为增进中美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后摩擦的聚集点

幻想中美关系绝对稳定, 没有争吵和摩擦, 不仅幼稚可笑, 也是危险和有害的。中美两国存在两大根本性分歧。

首先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可预见的未来, 这个分歧只能谋求和平***处,不能企图谁消灭谁。否则就会重回冷战, 对任何一方都没好处。

其次, 作世界霸主、领导全球的愿望使美国时刻戒备他国,而中国最有可能首先赶上美国,这是中美关系不容易稳定的又一重要因素。正因为此,中国要把赶超美国、争进最先进行列与“永不称霸”处理好。

就当前而言, 不论哪位候选人入主白宫, 中美两国的摩擦和争吵还将聚集在三大问题上:

其一, 经贸摩擦。包括产品安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美国贸易逆差等。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中是双方获利多少之争, 十分平常。吵归吵, 闹归闹, 生意还得做下去。玩具贸易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吵得全球都起波澜, 到头来还是继续交易。

其二,军事较劲。此问题的实质在于台湾。美国很清楚, 中国现阶段推行国防现代化、加强战备的直接目的是保卫领土完整、防止“台独”。但美国不肯履行“八一七公报”停止对台军售。摆在台面上理由是,“防止大陆动武,增加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骨子里的理由却是, 希望台海长期维持现状, 不愿大陆强大, 幻想台湾继续作牵制大陆的“棋子”,以及销售军火的大客户。

其三,人权、宗教等依然是中美长期争吵的话题。这是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所决定的。美国要充当世界人权领袖、民主自由堡垒,于是时而就这些问题对华攻讦, 乃是要向全世界作出表演和示范。

总之, 中美关系将继续稳定与争吵并存, 友好合作、健康发展是主流, 吵闹是支流、副产品和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