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阴养死士三千”,是如何做到保密的?
提到司马氏,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司马懿、司马昭,以及实际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的司马炎,很容易忽视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似乎他的存在感很低。
其实这是位狠人,要不是死得早,执掌司马氏的必然是司马师,司马昭这一支能不能出头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大的知名度,都是个未知数。
这个司马师对家族最大的贡献,就是“阴养死士三千”,为司马懿对大将军曹爽的致命一击,提供了最精锐的军事力量。至于当中的详情,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新君曹叡。不料曹叡也不是个长寿的,36岁时病逝于洛阳,死前将8岁的皇太子曹芳托孤给司马懿及曹真的儿子曹爽。
不得不说,曹叡看人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样,他挑中的司马懿和曹爽,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都打着将曹芳当作傀儡的主意。经过一番争斗,司马懿暂时落败,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归家,蛰伏了起来。
曹爽志得意满,以为司马懿认输了,从此放松警惕。可他不知道,司马懿正憋大招呢,打算凑准时机准备好之后一战定输赢。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至高平陵给曹叡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了整座洛阳城,这就是对司马氏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高平陵政变。
通过这次行动,司马氏铲除了以曹爽为首的曹氏宗亲在朝中的势力,掌握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这场政变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的,正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
据说政变的头一天晚上,司马懿将计划告诉了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昭心情激动,又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担忧,整晚睡不着觉。司马师却淡定从容,像平常一样打着呼噜睡得跟死猪一样,这样的心理素质,真是令人恐怖!
第二天,司马师亲自率兵驻扎在司马门,令行禁止军容整肃,掌控住了洛阳城,司马懿大为赞赏,叹道我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后来出尽风头的司马昭,在那时并没有其兄的光彩。
当天司马师所率的队伍中,有一支比较特殊,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专属于司马家的死士,《晋书》上的记载是“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这里的“帝”指的是司马师,多年后他被侄子司马炎追尊为景皇帝。
于是就产生一个问题,在戒备森严的首都洛阳“阴养死士三千”,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么说吧,此事看似难以做到,实际上并不算很难。
倘若操作此事的是寻常的富商、底层的官员、东吴或蜀汉的间谍,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要是一个政权的中心这么容易就被渗透,那也没有渗透的必要了,直接打过来更省事。
但如果是司马氏这个级别的,别说阴养三千死士,就是更多,大概也能养得让人发现不了。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得了解一下封建时代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隐户”。
王朝发生动乱,或者有天灾人祸时,百姓为躲避官府的租赋徭役,往往逃出本籍,官府找不到人收不上税,他们的姓名也就不列入本地户口册,逃到某地之后也不会急着上户口,通常依附于地主豪强,成为他们的私属。
在国家层面,这些人等于是不存在的,既不承担义务,也不享受权利,等于是脱离了控制,因而称为“隐户”。每一个世家豪族,都有许多隐户,相当于现代的黑户,没有身份证明,生死都由主家。
三国群豪中,身世最好的当属司马氏,家族史可追溯到夏朝。在很多朝代都是高官,发展到司马懿这一代时,已经成为河内郡数一数二的名门。
他家的隐户有多少?具体数目不清楚,但要从中挑选出三千死士,那实在太容易了,很多部曲也是来自于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