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让明兰以嫡女身份大嫁,嫡庶有什么差别?

人说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所以,妻的地位最高,她生的孩子就是?嫡出?,而小妾地位较低,她生的孩子就是?庶出?。

在历史题材电视剧《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盛老爹对小妾林小娘可谓恩宠至极,连盛老爹的正牌妻子王大娘子都天天抱怨,林小娘一个妾怎么过着比妻还尊贵的生活?

林小娘不仅手握盛家财权,就连所生的儿女都能亲自抚养,所以盛家四女儿盛墨兰虽是庶出,但因其生母在盛府受宠,过着比嫡女还尊贵的生活,处处与大娘子所生的嫡五女盛如兰争高低。

平时虽然高下有别,但在盛府的女儿出嫁的时候,嫡出、庶出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即便盛墨兰在家里怎样受她爹的疼爱,外边的豪门大户考虑的首先还是盛家的嫡女,盛老爹也不糊涂,在给四女儿考虑亲事时,也是考虑小门小户的。林小娘相中了齐国公的儿子齐衡,可盛老爹认为这简直是痴心妄想,不知天高地厚:一个庶出的女儿居然想着去匹配人家大户的嫡子?

就连顾廷烨功成名就,求娶盛明兰时,也不得不好好设计一番,最终让她以嫡女的身份出嫁,可谓风光至极!在古代,嫡、庶差别真的那么大吗?古人为什么又要如此设计呢?

中国古代社会,有一套严谨且讲究的宗法制度。说来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现在就跟大家简明扼要的说一说它的核心。

以汉朝的汉高祖刘邦为例。刘邦原来是一个破落户,后来当上了亭长,40多岁才娶了一个妻子叫吕雉。当然,在这之前,他并没有闲着,跟村里一个姓曹的女人是男女朋友,甚至还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肥。

后来,刘邦又跟吕雉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刘盈。按道理说,在刘邦家里,刘肥是长子,刘盈算次子,什么事都应该是长子优先,次子第二。可这是在家里,摊上大事时可不这样了。

刘邦当上皇帝后,就得考虑立太子的问题。太子是他的接班人,按照宗法制度,就得?立嫡立长?,也就是说,先从嫡子里面,捡年长的挑。刘盈年龄再小,他也是正妻生的孩子,是嫡子,所以,即使刘肥年龄再大,也不能选择他。

而刘邦也正是这么做的,其实,他打心眼里不喜欢刘盈,因为这孩子生性善良、仁慈,跟他的性格一点都不一样,但碍于宗法制,只要这个刘盈不谋反,他就必须选择刘盈。

后来,刘邦几次想废掉刘盈,可遭到了一帮老臣的反对,他们都暗中帮助支持刘盈,这就是宗法制的威力,它是一种社会***识,即使皇帝也得遵守。

但是,从?择优?的角度看,如果嫡子不怎么样,而庶子很优秀,那宗法制不就不科学了吗?在历史上,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但人们还是要按照宗法制办事,从不坏了规矩,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因只有两个字:稳定。试想一下,如果每次皇位继承,都选择?择优录取?,那么,一个皇帝有那么多儿子,如果大家都认为自己很优秀,都可以去争夺一下皇位,那么必然会爆发数不清的流血冲突,那样必然会天下大乱。

所以,还不如就把?立嫡立长?作为一条神圣不可侵犯的铁律,确定下来,谁要是违反了,谁就是天下的公敌。而王侯如此,下面的贵族们也是如此;位子继承如此,结婚也是如此,只有这种社会结构,才是最为稳固的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