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卖猪肉,被嘲笑20年,后来怎样?

如果说一个北大学子毕业后开创公司,全国20多家连锁门店,年销售额超18亿,为母校累计捐款9亿,相信没有人会质疑。

可无论是说一位屠夫开公司有了这样的成就,还是一个北大学子毕业操起杀猪刀,都会让人大跌眼镜。

说起陆步轩,可能少有人知道,不过“北大屠夫”的称号,却是伴随着“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二十年前,北大毕业生出来当街卖猪肉引发了群众的不满和质疑,北大学历难道真的这么无用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陆步轩现在的人生,是怎么高开低走又峰回路转的。

反面教材

陆步轩的名字第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来源于西安电视台的一次报道。从报道的画面上看出,这位北大毕业生脚踩塑料拖鞋,身着背心短裤,头发也是油腻得几天没洗。这身穿搭放在任何一个下楼遛弯的老大爷身上都毫无违和感,却是一位实打实的北大高材生。这一下可算是敲碎了所有对于北大学子形象的美好想象,原来寒窗苦读数十年,出来的竟是这般“人才”!

无论是北大的校友,还是社会的吃瓜群众,对于陆步轩的非议纷至沓来。他成为了北大的“反面教材”,校友耻于与他为伍,要求学校开除他学籍。而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又找到了活生生的例子,众人挤破门槛磨破头想进的北大校园,出来后不也还是路边卖猪肉的屠夫么?

不少家长又换了种方式勉励孩子,“不要像陆步轩一样死读书,成为和他一样没用的知识分子。”

媒体的添油加醋,进一步扒出这位高材生的“笑话”。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上了西安师专,他撕碎了录取通知书,决心再考一次。而这一次他以长安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进入了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长安县城建局,结果竟然名额被“有关系”的高中同学顶替到了。

而后又托了不少人找关系,才在计经委找了一个编外人员的活。不过曾经的北大高材生,在学术圣殿里享受阳春白雪的人,却在现实面前重重着地。他的工作也就是给别人端茶送水,做做卫生。心有不甘的他又辞去了工作,响应着当时轰轰烈烈的下海潮,企图用自己的“金学历”换取一张谋生的饭票。

他做过装修,挖过金矿,妻子再也等不及他每天白日做梦,毅然和他离婚。她还说过一句话,极大地践踏了陆步轩的自尊心:“我就是为了你北大学历结婚的,你现在混成这样,和没上过学的有什么区别?”陆步轩怅然若失,仿佛手里的北大毕业证成为了一本耻辱状。

他在再婚妻子的老丈人帮助下开起了一家小卖铺,后来又因为不耻于作假和斤斤计较导致生意一落千丈。他自己后来在书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毕业十年,我对北大的态度很矛盾,我因为北大的教育而清高,不屑于溜须拍马、蝇营狗苟,但是生活本身是庸俗的,这种清高与社会脱节。”

他背着北大这沉重的包袱,仿佛是服着苦役的犯人,他冥思苦想,为什么自己从北大出来混成了这样?他只想清清白白地做一份生意,昂首挺胸地用双手养活自己的家,为什么生活总是处处刁难他,让他无路可走?

弃文提刀

陆步轩的生活逐渐难以为继,他也不忍心整天在家空守着这一张“金文凭”,正巧街上缺少肉铺的生意,他在妻子的鼓励下,操起了屠刀。他不再提起自己的学历,而是埋头苦干,用老实本分的生意经吸引着来客。

只是,现实和想象的巨大差距,无时无刻地刺激着他的神经。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无不都幻想着毕业后坐进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喝喝茶写写文字,按时上下班,过着规律而优越的生活。可他的猪肉摊,简直就是幻想的反面,从他自己记录的文字来看“肉摊上当时都是苍蝇乱飞,血水横流,肉腥气刺鼻……”仿佛是和他所想的截然不同的地狱。

他从北大带回来的八箱书,他再也没有去打开过,北大,仿佛锁进了他尘封的记忆中,他与北大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而唯一与之有些关联的,是他把肉铺取名为“眼镜肉店”,读书时留下的近视眼,是和他现实最后的关联。不过他已经没有了丝毫“文人”的模样,脏乱的背心和短裤是他的常态,一双手永远洗不干净上面的猪油,也索性不洗。

默默四年的坚守,让他的猪肉铺也慢慢有了回头客。他埋头于一方案板,没有勾心斗角与花里胡哨,他就本本分分地做好价廉物美,童叟无欺,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因此挣了点钱,把过去的债务都还清,还留下了些积蓄。

宁静的时光短暂过去,西安电视台一篇《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将这个落魄的北大人拎了出来,曝光在大众的视野。一时各路媒体纷至沓来,踏破了陆步轩小小的门面,他的生活重新被拖入深渊。

他不再能普普通通地卖猪肉,赚取一份踏实钱。关于辱没师门、“北大耻辱”的攻击如潮水般涌来,社会上“读书无用论”又一次兴起,不知道他看了又是如何地心痛与苦涩。

他颓唐衰老的脸庞和他背后金光熠熠的北大毕业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前他只有自己心里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现在他成为了众人的焦点,学历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陆步轩趁着政府机关给他递出的橄榄枝,来到了渴望已久的“体制内”。他本就北大中文系出身,担任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编辑的工作是游刃有余。在办公室里的工资远不及他当年在街边卖猪肉来得多,但他放下了血迹斑斑的屠刀,拿起了精致的钢笔,这种情怀,可能是当时所有“文化人”的理想。

他自己讲述这段时光:“拿笔修志讲究秉笔直书,拿刀卖肉要足斤足两,都是童叟无欺。”

刹那间,不知道他有没有回想起自己在北大修学的时光。

陆步轩有时还会去看看自己的“眼镜肉店”,尽管已经交由给弟弟和徒弟打理,但他还依旧不忘这份饱含心酸的生意。他同时也写下了一部《屠夫看世界》的自传为应对社会各界的流言蜚语,其间,他的无奈与窘迫遍布整本书的字里行间。

柳暗花明

2008年,陆步轩终于赶回到北大校友的聚会上。他小心翼翼地待在一旁,不敢成为众人话题的焦点。而真正改写他生命轨迹的人出现了,另一个“卖肉佬”陈生。他对自己的身份更多洒脱与自信,丝毫不掩自己的职业与文凭的格格不入。其实他早有打算,邀请陆步轩一起开办“屠夫学校”。而陆步轩,成为其名誉校长,编写教材。

陆步轩用尽了自己毕生之所学,把在北大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知识体系,涉及面广至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他的口号“用知识卖猪肉”,成功地打响了招牌,完成了从“屠夫”身份的又一次转型。

陆步轩的“降维打击”营销无疑是成功的,他收到了来自母校北京大学就业讲座的邀约。尽管生意伙伴陈生特意提醒他“不要卑屈”,但他的开场第一句话依然是“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

他难以掩盖自己当年在肉铺面前的挣扎与矛盾,他想起那些黑暗的岁月,他想起前妻扔给他的那句狠话。有些人揣测,他是现在翻身后才有底气与北大叫板。但他谦卑地解释,那只是自嘲。

小结:

“庙堂无作为,肉案写春秋”,他喜欢用这句话形容自己的一生,陆步轩笔耕不断,一直尝试着写有关“屠夫”的书。而他在北大所学的“自由与平等”已经深深地烙在他的骨子里,他坚信"读书一定改变思维",反击那些以他“做榜样”的读书无用论。

正如后来北大老校长许智宏在为此演讲致辞时说的那样“北大学生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北大文凭的背书从来都不是一张上流社会的“入门券”,它只是在北大校园里学习过的证明,而所学所想,其实早就深深地改变了人的精神和思维模式,是无需证明的。

它也凭借着这些北大授予的能力,以“壹号土猪”的牌子,正在做大做强,成为猪肉行业的顶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