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烈柴意新:牺牲在常德前线的虎贲师参谋长
往事追忆 虎贲将军血洒常德
1943年,面对日军大举进攻,驻守湖南常德的中国军队殊死对抗,常德守卫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我军取得长沙会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时,常德守城部队为陆军第74军57师,代号“虎贲”,兵力总计8529人;柴意新时任该师少将参谋长兼169团团长。日寇攻城部队为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计4万余人。
1943年11月19日,日军600余人向柴意新所部发起进攻,经过两天激战,柴意新部击沉日军汽艇三艘,伤、毙敌六七十人。第三天,日军增加进攻力量,再次向柴意新部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一直打到夜晚。
一连数日的激烈战斗,双方损失惨重。面对固守,日军出动飞机对常德城进行轰炸,柴意新所部的街头防御工事大部分被毁。由于敌众我寡,57师余下官兵不得不各自为阵,守卫战变成“游击战”。到12月2日,57师阵地仅剩下五幢孤房。师部临时紧急会上提出突围,柴意新面对危急,主动提出断后。他将余下的300兵士编为战斗小组,分守各个坑道,完成掩护任务。而他坚守的华晶玻璃厂却被日军包围得水泄不通。生死之际,他率众高喊:我们决不作俘虏!冲出敌人的包围圈!不幸就在这时发生,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他连同一名警卫员倒在血泊中。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湖南的一次重要交锋。57师8000余官兵“与城***存亡”,仅突围出83人,柴意新所率团全部战死沙场。
一门忠烈 川北山乡走出的一代英豪
1907年11月,南部县建新场黄家坝村,一幢叫柴家大院的老宅里,柴意新出生。族人回忆,初中毕业后柴新意南下广东,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成为黄埔3期学员。柴意新侄儿、68岁的柴世家老人回忆,柴意新报考黄埔军校,是想继承他大哥柴崇林的遗志。柴崇林当年系刘伯承手下一名营长,在顺(庆)泸(州)起义中牺牲。
毕业后,柴意新历任连、营、团长。1940年,柴意新调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1943年,升任74军(军长王耀武)57师(师长余程万)少将参谋长兼169团团长。
“常德会战”胜利后,柴意新遗体安葬于“常德市抗日烈士公墓”。1944年3月29日,即“黄花岗纪念日”那天,南部县各界人士在县城中山公署为柴意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学生、青年、商人、市民、上街的农民,纷纷自动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这位为国捐躯的英雄表示崇高的敬意。追悼会庄严、肃穆、悲痛,其规模和场面前所未有。
1985年12月,中华人民***和国民政部颁发证书:批准柴意新为革命烈士。
亲人回忆 父亲的身影依稀入梦
今年78岁的柴陵华,自贡市供电局退休干部,柴意新将军唯一的儿子。今日下午,操着浓浓川南口音的柴老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父亲这次能名列中华抗日英烈,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1936年,柴陵华出生在南京。“父亲上陆军大学后,我和妈妈跟随他到重庆。他即将毕业的那年,我和妈妈回了趟南部老家。”柴陵华老人回忆,“虽然时间过了70来年,但我至今还记得老家在建新场,有个叔叔叫柴书尧。”
柴老说,母亲李传芸娘家富裕,家中的四女一子都在重庆读书。大约是1935年,父母在南京结婚。1943年冬,母亲曾到湖南桃源探亲,因战事紧张,仅与父亲通过一次电话,接着便传来噩耗。12月3日父亲殉国后,部队派3名警卫2名军官将柴夫人送到自贡。从此,母子俩就在自贡安家。
柴陵华老人回忆:1985年,四川省民政厅和国家民政部,先后批准“柴意新同志为革命烈士”。2007年,李传芸老人走完了人生旅程,享年87岁。“这么多年了,关于父亲,我早已记不清他的面容,但他的身影,时不时还依稀入梦。”柴陵华老人说,“今年的清明节,我和家人去了湖南常德,为父亲扫了墓,了却多年的心愿。至于南部老家,如果条件允许,我也想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