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什么不避康熙的名讳

为了避讳当今皇帝的名字,而给古人改名确有其事

例如:

1、三国时期,蔡邕的女儿叫蔡琰,字昭姬;到了晋朝,司马炎登基做了皇帝,为了避讳其父司马昭的“昭”自,从此以后,所有的记载中蔡琰的字都改成了“文姬”

2、唐太宗李世民有个弟弟叫“李玄霸”,但到了康熙当皇帝的时候,为了避讳“玄烨”的“玄”字,在记载中就改为了“李元霸”

可见,给古人改名避讳当今皇帝的“名称”的,确有其事,就是康熙也把“李玄霸”给改了,但他为什么不改“唐玄宗”呢?

很显然,唐玄宗可不是人名,他的名字叫“李隆基”,“玄宗”只是李隆基死后后人给他的“庙号”,是后人对皇帝一生作为的评价(而且庙号能用哪些字都是大体固定的),这个是不能乱改的,否则说不定哪天康熙死后的庙号也被人改了,好好的“圣祖”要是被改成“献帝”“炀帝”那岂不是功过颠倒了吗

简单来说,只有人名避讳,其他的东西是不避讳的,否则岂不是每一个皇帝登基,全国能用的字就要少一两个了吗?

这些方面有些皇帝比较开明,自己名字是两个字的,只有两个字都相同才避讳,重名一个字不用避讳(当然了,这种皇帝比较少);而清朝的皇帝就更聪明了,皇帝起名不用寻常字,这样就减少了避讳的麻烦(清朝入关后才出生的皇子,从雍正的“胤禛”开始,没一个正常的字,玄烨在入关前就起名了,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