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首场流星雨将光临地球,流行雨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2021年第一场流星雨?象限仪流星雨1月3日将迎来峰值,送上浪漫的新年祝福。天文专家提醒,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在3日深夜至4日凌晨进行观测。
象限仪流星雨与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不同于一般流星雨的是,象限仪流星雨同双子座流星雨一样,母天体都不是彗星,而是小行星。
天津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刘洁介绍说,作为岁末年初都会如期而至的一个规模比较大的流星雨,每年的12月28日到次年的1月12日,是象限仪流星雨的活跃期,峰值在1月3日至4日之间。该流星雨的流星体速度属于中等,明亮的火流星较多,且颜色明显发红。
天文预报显示,2021年该流星雨将在1月3日22时30分前后迎来极盛,ZHR(极大时假设辐射点位于天顶的每小时流量)约为110颗。
太阳系里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小天体,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轨道和速度运行。这些小天体有时会发生碰撞。碰撞使得大块的碎裂成一大群小的。或者在碰撞后很多小的聚集成群,好像是许多小朋友相邀结伴同行一样,它们沿着同一轨道运行,形成了流星体群。
有的流星体群和彗星很有关系。彗星在运行时,由于内部气体爆炸,由于太阳压力的作用,或由于和流星体碰撞,而逐渐瓦解。瓦解过程中抛出的尘粒逐渐脱离彗星,形成了流星体群。例如比拉彗星,根据计算,它在1872年很接近地球,最适合于观测。可是虽经天文工作者用心探寻,都没有发现。但在那一年11月27日的夜里,当地球穿过比拉彗星的轨道时,在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地方,都看到了一阵极大的流星雨。这说明比拉彗星已经瓦解了,这一流星体群就是由比拉彗星的残骸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