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敬兄长,关爱姊妹》的文章500―600字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代帝王之一的舜可以说是给我们起了个很好的头,自己几乎被父亲及继母杀害,但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以后的子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父母死后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甚至我们还可以想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这样的诗句来赞美三国时的孟宗,用自己的眼泪,融化了四周的冰雪,同时浇灌出了让母亲重获新生的竹笋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古籍书中随处可见。人类是如此,自然界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更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我们难道就真的忘了吗?
如果我们仅看文字,对于市纪检委所做出处分决定,我们最初可能都会击节叫好,随后,我们再深入的思考,可能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是滋味。自己的父母一生含辛茹苦地养大了7个儿女,在自己已是80高龄的时候应该是子孙满堂一派温馨的场面,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子孙满堂是有,但老人却无法享受颐养天年的好运,一个人凄然离世。子孙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养自己的父母,关键是他们在拼命过好自己的生活时已经完全忘了自己的父母。一照看就意味着承担责任,有了责任就意味着付出,他们的自私在父母离世后在社会上不断的放大,鉴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得到了应有的党内处分,这是他们咎由自取,但处分他们的方式却引人深思。
再看漫画,每个子女在母亲的遗像面前,抱头痛哭,他们不为失去母亲而悲伤,而是为了手里面的处分通知书。漫画的讽刺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子女的自私和冷漠不仅让我们震惊,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做法已经是带有普遍性的举动了。如果我们都处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中,我想,不要说和谐社会的重建了,就连我们最起码的做人都成问题,还如何有脸面活在这个社会呢?
一想到这,我就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