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孙二娘穿的“主腰”是古代女性的束腹内衣吗?
主腰是古人穿的肚兜。本来是男女都穿的,却被形容成女性内衣,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所以文艺作品中有很多女性“主腰”的描写。
比如元末明初的杂剧作家贾在《玉梳》里写的第四折:“来贴腰,夜抱胸。”
再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二十七章:“妇人起身迎她。下面系一条大红生丝裙,涂了一脸胭脂铅粉,敞胸露出粉纱主腰,金扣在上面。”
再如明末清初西周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四毛钱八毛钱买了一块平织白布,做了腰背,拆开洗了一遍,把棉盖打湿,做好了。”
又如兰陵《金瓶梅》中第二回肖晓生所写,“玲珑最可佩,露至酥的玉胸无价。香囊低低地挂在她周围,箱子在她喉咙下面盖着沉甸甸的钮扣。”
以上描写都是关于腰的,其中以小写的那一篇最香最动人。但如果只是男人穿,就没必要这么形容了。它只是一件贴身背心。
其实主腰的名字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秦汉时称为“淫衣”,唐宋时则为“诃子”或“抹胸”。明代的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当时一般称之为“主腰”,清代“肚兜”之名更为常见。
“主腰”的作用,其实是一种覆盖身体的内衣。制作形式比较一致,外观多为方形或菱形,也有部分在下摆处美学设计成半圆形。它的顶端一般用布带系在脖子上,左右两边也有带子系在腰上。生产资料先秦时期估计是棉麻,唐宋及以后用得最多的是丝绸。毕竟,丝绸紧贴着身体,很光滑。当然,不管是哪个朝代的老百姓,都是粗布做的。
关于这个东西的诞生,有很多故事。比如神话传说中,是女娲和伏羲为了掩盖人体的耻辱而发明的——毕竟是在原始蛮荒时代围着一片大叶子的胸口发明的。
而《物本原》载:“贵妃窃取安禄山,指爪伤于乳间,故饰诃子。”也就是说,杨玉环是因为安禄山的爪才做出诃子的。
总之主腰不是诃子就是肚兜,贴身穿着才是它最重要的属性。在古代,男女并不亲近,能看到贴身的内衣是不可思议的。水浒传中,孙二娘的“开胸露出粉纱主腰”真能让普通古人流鼻血。估计这也是她作为黑店老板娘的一种手段。麻药翻不过来,内裤就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