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排行第三,又是庶子,为何能越过两位兄长,成为皇帝呢?

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一般都遵循“父死子继”的原则,在皇子众多的情况下,则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方式。可是,唐玄宗李隆基却是个例外,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三,而且不是嫡子,也没有像先祖李世民那样杀害兄长,却成为了唐朝的皇帝!那么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

唐睿宗李旦有六个儿子,老大名叫李成器,老二名叫李成义,老三就是李隆基。李成器生于679年,母亲是唐睿宗的皇后刘氏,他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唐睿宗第一次在位时期,李成器还被册封为皇太子。由于武则天称帝,唐睿宗被降为皇嗣,李成器也失去了皇太子的位置,被降为寿春郡王。

老二李成义出生于683年,生母是柳宫人,自幼由豆卢贵妃抚养长大。再说老三李隆基,他出生于685年,生母是窦德妃。这就很清楚了,李隆基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但却超越两位兄长!710年,唐睿宗第二次登上皇位,立第三子李隆基为皇太子。712年,唐睿宗退位,将皇位让给皇太子李隆基。

那么李隆基为什么能够成为唐朝皇帝呢?第一,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实力雄厚,众望所归。710年,唐中宗李显暴亡,韦皇后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此时,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皇后及其党羽。

之后,李重茂被废掉,李隆基这才将政变的消息告诉了父亲李旦,并拥戴唐睿宗第二次即位。

李成器说道:“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李成器“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这时候,以李成义为首诸王、公卿也纷纷上书,认为李隆基“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唐睿宗认可了李成器的辞让,可是李隆基却不愿意了,“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