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有几卷

《聊斋志异》版本很多,有蒲氏手稿本(解放初期发现),为作者修订本,存203篇,稿本中有作者手录的王士祯评语;乾隆十六年铸雪斋抄本,***十二卷,488篇,其中有目无文的14篇,此本也附有王士祯评语。另有乾隆黄炎熙选抄本;吴元相撰稿本。目前最早的刻本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赵起杲的青柯亭本,有“弁言”、“例言”,记叙了底本的来源和刻者所做的工作。赵起杲在例言中言“先生毕殚精力始成是书。初,就正于渔洋。渔洋欲以百千市其稿,先生坚不与,因加评陟而还之…”。故鲍延博有诗曰“谁似严陵太守贤,奇书不惜万人传。莫惊纸价无端贵,曾费渔洋十万钱”。全书十六卷,四百三十一篇,以后通行本大都依此本翻印。乾隆三十二年,有王金范刻本刊行,这是选辑本,***十八卷,分二十六门,二百七十余篇;乾隆五十九年,又有小芝山樵选本,***六卷;道光三年,经国堂刊、何守奇评本;道光四年,刘瀛珍刊巾箱本(选其遗稿四卷,附录一卷);道光五年,吕湛恩刻本;道光十五年,天德堂刊本;道光十九年,何垠刊两截楼本(二十三年又重刊);道光二十三年,但明伦刊朱墨套印本;广东王云楼刻本;同治八年,羊城青云楼刊朱墨套印本;光绪七年,邵州经畲书屋评注合刊本;光绪十二年 ,上海同文书局石印《详著聊斋志异图咏》,内有故事图444幅,十分精美;光绪十七年,喻刊四家合评本。

民国间,由于印刷技术提高,石印、铅印盛行,加之社会动荡,评校、纸张、装订粗制滥造,所印之本多不甚精。常见有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上海育文书局石印本;上海中新书局铅印本等等。

建国后,版本亦多。大致有:1953年9月锦章书局本;1953年12月广益书局本;1955年9月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1957年11月商务印书馆本;1962年7月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1978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新1版;1980年7月齐鲁书社本;1988年1月岳麓书社本;1989年1月浙江古籍出版社本等。

具体为:

袁世硕:铸雪斋和《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集1980(《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1988)

孟繁海;谈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 《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集1980

( ):《聊斋》手稿下半部是怎么丢失的? 《南宁晚报》1980,8.20

杨震方;有正本《原本聊斋志异》述略《中华文史论丛》1980.1(《文汇报》1980.10.6)

王贞泯:评《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文科教学》(《内蒙古乌盟师专学报》)1980.4

骆 伟;构图严谨 神态逼真——介绍工笔重彩画《聊斋志异图绘》 《柳泉》1980.2

孙一珍:评但明伦对《聊斋志异》的评点 《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二集1981

骆伟,徐瑛:谈谈现存聊裔手稿种种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1.4

骆 伟:《聊斋志异》版本略述 《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三集1982

阎少显,卢震鸣:《聊斋志异》手稿发现记 《青年科学家》1983.1

石圭平;《聊斋志异》手稿轶事:访蒲松龄第十世孙蒲惠章《鸿雁》(呼和浩特市)1984.3

骆伟,徐瑛:现存蒲松龄手稿辑考 《柳泉》1984.5

何金文,胡邦炜;冯镇峦评本《聊斋志异》初探 《社会科学研究》1984.4

吴功正:清代《聊斋》的评论述略 《人大资料》1985.12(《北方论丛》1985.3)

沈维常等;谈但明伦关于《聊斋》“双提”写法的评点《南通师专学报》(社科)1985.4

萧新褀:《聊斋志异》版本略谈 《人大资料》1987.8

盛 伟;谈蒲松龄佚文《聊斋志异》清抄本《人大资料》1987.1l(《衡阳师专学报》社科1987.3)

李茂肃:冯镇峦评点(聊斋志异》浅述 《蒲松龄研究》第1辑1987

汪庆元:《聊斋志异》方舒岩评点初探 《明清小说研究》1988.2

张菊如《王批聊斋志异》评价 《明清小说研究》1988.3

袁世硕:张元及其父、其子——附《聊斋志异》手稿太评点人初挥《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

袁世硕:《聊斋志异》康熙抄本补说 《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

袁世硕:王金范选刻十八卷本《聊商志异》《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

沈继常:《聊斋》“但评”三题 《人大资料》1989.5

蒲 泽:鲜为人知的《聊斋志异》朱氏刻本 《人大资料》1989.11

王志民:最初的《聊斋志异》评论《人大资料》1990.4(《云南教育学院学报》社科1989.4)

蔡国梁:《聊斋》二十四卷抄本的校勘价值 《明清小说研究》1990.2

魏隐儒:论《聊斋志异》的几个主要版本 《蒲松龄研究》总第5期1991.12

郭福生:关于《聊斋志异》手稿发现与保存者情况的调查记略——兼与阎少显、卢震鸣二人《<聊斋志异〉手稿发现记》一文商榷 《蒲松龄研究》总第5期1991.12

袁世硕:《异史》——《聊斋志异》的易名抄本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1991.3

王子宽:论《聊斋志异》稿本、青本和铸奉之关系 《福建学刊》1991.2

邹宗良:初稿本《聊斋志异》考《人大资料》1992、10(《蒲松龄研究9总第8期1992.3)

杨海儒:聊斋手稿何以流落辽宁《银川师专·宁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1993.13(2)(《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1994)

吕 扬:《聊斋》何评述要 《蒲松龄研究》总第10期1993.1.2·

杨占娥;一部易名为《异史》的《聊斋志异》校释本问世《蒲松龄研究》总第10期1993.1.2

张宪春;《聊斋志异》版本叙录 《蒲松龄研究》总第1l期1993.3.4

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版本整理的复案和思考一一兼议影印抄本《异史》 《蒲松龄研究》总第12期1994.1

刘世德;王芑孙《聊斋志异》批语汇辑 《蒲松龄研究》总第13期1994.2

蒲延章:求实务实惟实 恢复历史原貌——驳郭福生《关于<聊斋志异〉手稿发现与保存者 情况的调查记略》 《蒲松龄研究》总第13期1994.2

杨海儒:民国石印本《聊斋全集》辨伪新证《蒲松龄研究》总第14期1994.3(《蒲松龄生平着述考辨》1994)

陈 洪:《聊斋》评论的双璧——冯镇峦、但明伦评点衡估 《蒲松龄研究》总第15期1994.4

杨海儒;有正本《原本加批聊斋志异》对原著的肆意篡改《明清小说研究》1994.1(《蒲松龄生平著述考辨》1994)

麦 缃:也谈《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的文字《蒲松龄研究》总第16期1995.1

赵伯陶;读《聊斋》札记——《聊斋》清人旧评刍议 《蒲松龄研究》总第16期1995.1

周锡山:王渔洋《聊斋志异》评批述评 《蒲松龄研究》总第16期1995.1

来源

/html/2005/07/28/2005072815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