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军队在壬辰倭乱平壤战役中是怎样取胜的?
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禄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失。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求援,明即发兵援朝。
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各路诸侯互相争斗,最终丰臣秀吉脱颖而出,他取代了织田信长,成为了一统日本的著名人物。统一日本以后,丰臣秀吉给自己规划了一条统一整个亚洲的计划。要想统一亚洲,首先要征服的就是大明朝,而大明朝的沿海显然已经不适合攻取了,所以他们想到了朝鲜。
丰臣秀吉打算从朝鲜登陆,征服了朝鲜以后,再跨过鸭绿江,进入明朝境内,继而夺取整个大明朝的江山。理想十分丰满,估计他做梦都在笑。可惜他似乎低估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朝鲜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万历21年,倭寇的军队一上岸,迅速占领了王京、平壤等地,朝鲜不得不向明朝求援。
明朝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率兵大举援朝。到了朝鲜以后,立刻将原先驻扎朝鲜的明军和朝鲜本地部队全部整编在一起,手里边有了6万大军。
李如松第一个要收复的就是平壤城,可是这里也聚集着大量倭寇军队。为此李如松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方针。他先派遣大量人马猛攻城西,在这里遭到了倭寇的顽强抵抗,大量倭寇都被吸引到了城西与明军较量。没想到在城南、城北都有大量明军杀入,平壤城眨眼之间就被攻克了。首次大战取得了胜利,日本损失了1.1万人左右,而明军由于攻城伤亡较大,所以损失也不在少数,约有两千多人。于万历21年(1593年)二月围攻平壤,打垮日军精锐小西行长部,收复平壤,继而又克服开城。
日寇手里没有大城市,真的是很难在朝鲜待下去。日军放弃王京,退据釜山,汉江以南千里江山复归朝鲜。平壤之捷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士气为之大振。毕竟在朝鲜粮食补给、军需输送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平壤之战的胜利,是李如松大军击败整个日本军队的关键,至少让他们有了栖身之所。碧蹄馆之战以后,李如松才可以轻松回到平壤休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