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初赏
枯槁的桑树上蝉鸣,八月的小关路口,秋高气爽。
出了边疆后,气候转冷,里面全是黄色的芦苇。
英雄们向你走来,而冰已经老了,满身尘土。
学会夸耀勇敢的游侠,夸耀骏马。关隘八月寒,蝉鸣桑疏。穿过大门,再回来,沿着道路,除了黄色的芦苇和草,什么都没有。”这四句写的是边塞秋景,无限凄冷,无限悲凉。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悲伤的代名词。这首诗以刻意描写清冷的秋景为背景,为后来的反战主题做情感铺垫。写戍边招人,深表同情。“且英雄来君且兵,皆风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不笑,古有几番战”可谓英雄观,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并州都是唐代的边塞之地,也是很多文人追求名利的地方,比如“功名只从马上来”、“百夫长不如秀才”。然而,诗人从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尘皆老”的无奈结局。而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所谓游侠倚仗勇猛,炫耀勇猛,耀武扬威,四处游荡,甚至闹事扰民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我说前面的幽客,作者没有任何贬义,字里行间,隐约能看出我对那些献身战场的勇者的惋惜。用“游侠”来形容那些只夸自己有好马的街头流氓,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这首诗是边塞秋景写的,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风;写戍边招贤,也有汉乐府的悲凉;《游侠》寓言化地让人看到了唐代年轻人的浮夸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