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宁可睡荒坟,也不去破庙”?
当然古代还有一些习俗在现今看来也是有点?迷信?的,古时候的人们和现在一样,有些人为了外出打工经常会来回跑,比如进京赶考的学子,外出做生意的商人,古代的交通并不是很发达,现在我们可能就几个小时的路,在古代他们可能要走好几个月呢?
出门在外,首先就要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对于那些有钱的富商来说晚上找个小客栈然后第二天赶路就行了,然而古代穷人还是占多数的,同时由于古代宵禁特别早,往往会遇上由于赶不及进城而不得不露宿野外的场景。
然而现在也经常听老人们说起过这种情况,说他们有一种说法是?宁可睡荒坟,也不睡破庙?。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我也很奇怪,首先荒坟看起来是阴阴森森的,晚上在那里宿营实在是太恐怖了,而且破庙比起荒坟更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起码还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景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古人是很信神仙的,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的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而且遇上重大节日或者事故,皇帝经常也会去泰山祭天来祈福,从这就可以看到古人是有多么的信奉神仙了。
所以在古代我们可以看到随处可见的庙宇,这些庙宇可能供奉佛教,供奉道家的各路神仙。这样子的地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是庄严神圣的,就算是由于经营不善破落了,可是在古人眼里他们还是护佑着万民。
而一般的那种破庙一般都只有一间房间,而晚上如果在神庙之前住宿的话在古人的眼里很明显是对神明的不尊重,所以碰到这种情况古人是绝对不会去破庙里住的
其次,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法律很大一部分是不健全的,比如《水浒传》之中的?花和尚?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便立马投身寺庙,由此官府再也无法捉拿他了,这虽然是小说之中的情节,可是在古代还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所以在古代的很多寺庙除了是出家人的清修之地外也是那些江湖人士的聚集之地,在这样子的情况之下去破庙寄宿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找死吗。一不小心可能会遇上歹人,运气好一点的话可能就钱被抢走,运气不好连命都没有了。
同样的,破庙之所以称之为破庙就因为他已经很久没人光顾了,那么里面的房屋什么的早已经破旧不堪了,所以这种情况之下也要考虑到很坏的因素,那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提防房梁会掉下来,而这也是相当危险的。
比起破庙,人们宁愿选择在荒坟边上露宿。古人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逝去的人也是非常尊重,因此即便是那些山贼路匪一般也不会去坟地里劫财行凶。
虽然在荒废睡觉的确是令人有一点害怕,可是古人不是也流传下来一种说法吗,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古人很多都是民风淳朴,心地良善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自己能够持较真,所以真没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荒废在外的古庙就成了古代赶路人的噩梦,就算自己在傍晚时分找不到休息的地方,宁愿自己在恐怖的坟头上过夜,也不会选择在古庙中休息,坟头看上去十分的恐怖,但是不用担心有强盗的出现,只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坟头还是很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