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的表情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村庄,位于地球上。
住在村子里的人日出时工作,日落时休息。
那是我后来进城时常想起和怀念的村庄。它是流浪者的故乡。
叫做故乡的地方总是不够大。因为不够大,有些人总想出去,在更大的世界里有所作为。我是家乡的造反派,我出去了。有些人一直在老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思念家乡。我的祖父母一辈子都住在村子里。我觉得他们生活的意义也在那里。他们已经有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都已经结婚成家,有的孙子孙女已经出去城里生活了。也会有曾孙出去城市生活。那么,进城的人是不是也意味着在村里住了一辈子的人继续住下去?
当我想起我的家乡,我似乎想念我的亲人。
生活在城市的人,到了另一个城市,往往无法把曾经生活过的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乡。城市太大了,人太多了,好像他们没有权利代表城市的存在,所以他们不能把自己生长的城市当成自己的家乡。
我有我的家乡,但我渐渐失去了它,但在繁华的都市面前,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它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城市以乡村为耻,游子以故乡为耻。
留下姓名
"古代的清醒者和圣贤已被遗忘,只有伟大的饮酒者才能名垂千古。"李白有这种感觉,有这种表情,真的很让人佩服。虽然有诗说万水千山万水奔流不息,但吃喝玩乐总比浮夸的事情好。但真理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使人自我意识和自省,最终是有益的。这首诗的基调是灰色的,但格调很高。一曲《入酒》,李白将永垂不朽。陈子昂的“在我之前,过去的时代在哪里?在我身后,未来的世代在哪里?,我认为天地,没有限制,没有尽头,我是孤独的,我的眼泪掉下来”是相反的。也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好诗。同样是灰色调,但是格调低。有格调高低,有学识才情,有精神境界。
一首诗,就像诗人生命中盛开的花朵,蕴含着诗人的灵魂。那些通过文学作品和伟大成就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名声的,都是奇葩。人生一世,草木皆秋。为什么要留名?因为人是不愿意孤独的,任何一个异于常人的人,总会留下活着的痕迹——后人会沿着他走过的路继续前行。
有人活过,千百年后依然让人感慨和感动。真的他们没有白活!
我也不甘寂寞。
去印度朝圣取经
一次写作之旅,比如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要经过八十一难才能得到真经。
取经途中会遇到很多危险和诱惑,还要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要想成为小说家、诗人、艺术家,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大量的娱乐时间,忍受身心的折磨。比起那些过着平凡舒适生活的人,他们可敬可爱,仿佛不是在为自己工作,而是为了更多的人投入到无止境的工作中。因为为了生存,很多艺人需要做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这就更有价值了。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不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名利,他们创造的成果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结晶。它们不同于农民的耕作和工人的生产。他们不生产物质,却生产精神食粮,建造精神宫殿。
毫无疑问,人类需要艺术以外的物质才能生存和发展,但那些艺术作品赋予和确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为人类提供了无形的能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都是儒家经典的内容。
我们忽略了那些精神方面的内容,一味强调物质的神奇作用,就像变成怪物一样,连动物都不如。
重要的
曾经,写作是我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写作。
不同的是,人到中年,年长的父母在我心中重要,成长中的孩子在我生命中重要,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和无法完全逃避的人际关系也重要。就这样,我从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进化成了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的飞翔的翅膀收起来了,我习惯了或者不得不习惯于低着头走路。
一切都很重要,我们应该为那件重要的事继续努力,但我们没那么重要。身体有大问题怎么办?虽然一切都很重要,但我该如何继续承担那些责任?所以,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的亲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应该关心和理解我,那么我应该照顾好自己,解决我遇到的问题。
人要变强,一定是现实逼着自己变强。
人要变强,一定是梦想给了人动力。
如果我们同时把握现实和梦想,那么人就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当一个人变得强大并取得成功的时候,往往是通过现实在不断接近自己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很多人半途而废,只有少数人坚持下来,但也是伤痕累累——但最终都是值得的,因为只有那些更接近梦想,实现梦想,被更多人需要,对更多人有益的人,才真正变得重要。写好作品对写作很重要。
你不要指望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别人即使有前进路上的心,也跟不上你的节奏。
游荡
只有漂泊的生活,才能真正接近诗歌,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流浪也是每一个真正的诗人向往的生活。但是,大多数人选择的是安稳的生活,而一旦过上了那种生活,就发现自己被骗了。很多人之所以喜欢虚伪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只能,或者说只配过那种生活。
每个人都活出了两个或更多的自我,每个人都活出了多重的人生,既活在当下,又憧憬着远方。流浪者总是在和现在说再见,虽然现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最真实的东西,但是现在的一切只能让人消沉或者随波逐流。
幻想自己一无所有,穿过繁华的大都市,告别现实中生活的所有人,融入陌生的荒凉和美丽的风景。
自由
不聪明也不笨的人,一生最好只做一件事,比如努力工作,赚钱养家。
我是那种不聪明还有点笨的人,但是我爱上了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还有收藏和绘画。我被自己的爱好弄得焦虑痛苦。我想放弃我的爱好或追求,只是诚实地工作和生活。我相信那会让我更快乐,更正常,更幸福。
我很难释怀。不放手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了很多,最重要的一条是:我是一个非常热爱自由的人。虽然我所有的爱好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不自由,但它们让我在现实生活之外感到自由。是一种根植于生活,精神上,灵魂深处的自由。我需要蓝天白云的自由,想象中的自由,现实中可触摸的自由;需要那种可以在远方,也可以在近处的自由。如果你不让我写,不让我画,不让我做我想做的事情,就像让画眉停止歌唱,让鹰停止飞翔。
我喜欢一首诗叫《爱与自由》,这是我内心的写照——生命可贵,爱情更贵;有空的话,两个都可以扔。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由太有限了。往往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内心的善良美德使他克制自己,过着悲惨的生活。自由,就像山上的一面旗帜,象征着生命,很多人都牺牲在那面旗帜下。对于现实这个庞然大物来说,它只需要你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但总有像我这样的人不愿意这样做。
为了自己想要的自由,不断的挣扎,疲惫。
特殊礼遇/款待
宇宙不是人,没有目的。人类是宇宙的一个异常。如果宇宙中存在另一种生命,对人类来说将是不可思议的。人类中的作家或者诗人,应该也是异类,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理解的。
现在渐渐不知道为什么要写了。有时候晚上十一点回到工作室,打开电脑。我太累了,什么也写不下去了,所以我不得不写日记。有时候我回头看看我写的东西。写作,有时候我想自言自语,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有自己灵魂的生活的一种尝试;写作大概就是这样从现实世界中看到自己...总之我会找一千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写下来,但是我还是不确定为什么要继续写下去。
如果说人是自我对立造就的,我并没有真正和自己建立起对立的关系,因为生活的烦恼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说不平凡的人不在乎这个世界,那我怎么可能刻意成为不平凡的人而不在乎呢?如果一个伟大的作家一定要叛逆,那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彻底的叛逆?如果一个成功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那么写作是不是属于我的?如果有才华的人都可以尝试任性,那我是那种任性吗?如果我写,一直写,大概就是任性吧。
福楼拜说得好:“艺术之浩瀚足以占据一个人。”我想被写作迷住。
艺术家以看不见的东西为主,相信神秘的东西,但大多数人只相信物质的,眼前的东西。
兴趣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不临摹是不可能写出来的。
我去过,但是不喜欢。我知道出名结婚太累,也从来不敢梦想当书法家,但是画画有时候需要签名,字很丑,不敢给人看。有时候我会想,世界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书法家。如果练字很痛苦,为什么还要练字?为什么我不随心所欲地写作?说了这么多,还是要练,只是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发帖上。
绘画也是如此。买了古今很多人的画集,反复欣赏。我还买了两个版本的《芥子园》,但我不想从基础开始。我不敢想,也没认真想过要当画家。已经有很多好的画家了。我是和尚,比不上别人的专业。
但是,我喜欢画画,我真的很喜欢。
有很多次因为画画耽误了写作而想半途而废——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最后也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