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百万兵士的虎符选择虎形?为什么只能偷不能伪造?

之所以铸造虎符,可能与古人的图腾崇拜有关。老虎作为百兽之王,自古以来就受到崇拜。甲骨文中的“虎”字看起来像一只直立的老虎,与虎有关的词通常与勇敢有关,如“虎”、“虎将军”、“虎狼老师”。在小说《水浒传》中,许多英雄都有与老虎有关的绰号,如长着翅膀的老虎雷横、矮老虎王赢和蓝眼睛的老虎刘芸。古人崇虎,君王也不例外。把符兵塑造成老虎就是这种崇拜心态的表现,也隐含着对军队的期待,希望军队能像老虎一样所向披靡。

从技术、制度、保障入手,动员千军万马的虎标没有伪造记录,虽然也有被盗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统治者在制作虎符时考虑了技术和制度,所以人们不能也不敢伪造。

从技术角度来说,制作虎符的材料往往是当时最值钱的材料,比如战国时期的黄玉虎符,用“鸡黄玉”的材料是最好的黄玉,很难找到。此外,为了增加难度,老虎符号通常采用混金镀金的方式制作,即使是权势家族也很难模仿。槽字太难抄,成功率很低。古代的老虎符号是空心的,分为两部分。右半部分由中央政府保管,左半部分给将军或地方官员。而且永远是特殊符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不可能用虎符号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而且很难知道每一个将军手中的虎符的内容和形状。

所谓虎角色,也叫兵角色。由于老虎的形象在古代受到崇拜,特别是在军队中,青铜士兵被雕刻成老虎的形状,所以以老虎的象征命名。虎的象征是古代皇帝授予军队权力和使用军队的证据。一般来说,老虎的象征分为两半。左半部分给了率军的将军,右半部分在没有战争的时候由皇帝保管。皇帝在战斗中需要调动军队的时候,会把右半部让给另一个将军,让他把左半部锁在领导军队的将军手里。因为虎字分为两部分,虎字的纹理是相连的,每次调兵遣将,掌管军队的将领都会严格把关,所以很难做出一个和原来虎字一模一样的假虎字,自然不用担心部队被随意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