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大脑开始萎缩! 这4种习惯加速你脑容量变小

年过 50 岁后,除了体力、肌力、骨质会随年龄逐渐流失,「大脑」也会逐渐萎缩!根据研究,50 岁后每年约以 0.2-0.3% 的速率萎缩、60-91 岁更可能加速至 0.5%,增加罹患认知功能障碍或失智症的风险。董氏基金会整理出多项研究,肥胖、腹部脂肪较多者脑容量较小,睡眠少于 5 小时或超过 10 小时,还可能增加忧郁风险。

50岁后大脑开始萎缩! 这4种习惯加速你脑容量变小 ?Robina Weermeijer on Unsplash 50岁后脑力下滑 严重恐失智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神经内科刘建良主任说明,「大脑」会随着年纪而逐渐萎缩、变小,根据研究,50 岁过后大约以每年 0.2-0.3% 的速率萎缩,60-91 岁会加速至 0.5%。脑容量较小,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如知觉动作、注意力、学习与记忆、执行功能(如反应、计画)等。脑部持续萎缩、严重退化,可能会增加未来罹患认知功能障碍及忧郁症的风险,甚至恶化成失智症。而过去有许多研究亦显示,脑容量较大认知能力较佳,脑部也较健康。

认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之间的时期称为轻度认知障碍,可能是失智症的前驱期,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社区中筛检出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有 1/3 会在 5 年内发展成失智症。

目前已知发生轻度认知障碍的因素很多,包含年纪(尤其 65 岁以上)、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头部外伤、吸菸、酒精和药物滥用、忧郁症病史、家族中有其他人罹患失智症、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营养素缺乏(如维生素 B6、B12、叶酸)等。如果罹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此阶段仍有机会可逆,甚至恢复正常。因此预防认知功能下降和失智症的发生应及早准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

大脑早衰3大因素

1. 吃太多钠、胆固醇 脑容量较小、认知功能较差

2018 年发表于《神经学 Neurology》的研究,评估超过四千名平均年龄 65.7±10.8 岁的荷兰老人饮食型态和脑容量大小,结果发现:饮食中有较多的钠、胆固醇、饱和及反式脂肪者,脑容量(脑灰质)较小;而饮食中有足够蔬菜、水果、坚果、乳制品和鱼,以及较少含糖饮料的老人,脑容量较大(包含总脑、脑灰质、脑白质及海马回)。

董氏基金会食品营养中心营养师许惠玉说明,不佳的饮食品质会促进氧化压力并导致发炎,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具有调节神经传导和生长的功能),而影响脑神经元的正常功能,进而使大脑不健康,认知功能较差。不佳的饮食例如:含糖饮料、油炸食物、加工红肉、精制谷物、甜食等高糖、高脂肪、高升糖指数的食物。

脑力UP食物及脑力NG食物 ?董氏基金会

2. 肥胖、久坐不动 增加失智症风险

2020 年由全球失智症专家组成的《刺胳针 Lancet》委员会提到,肥胖是 45-60 岁中年罹患失智症的其中一项危险因子。也有其他研究指出,中年肥胖会提升未来罹患失智症的风险;体型肥胖、特别是囤积腹部脂肪的人,其脑容量也较小。

另外,2017 年发表于《阿兹海默症及失智症 Alzheimer's & Dementia》一篇涉及约 60 万人的研究发现,35-65 岁中年时期若体重达肥胖标准(BMI≧30),会提高约 33% 未来罹患失智症的机率。而英国 Loughborough 大学 2019 年发表于《神经学》的研究也指出,肥胖(BMI≧30)且腰围囤积较多腹部脂肪的人(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脑灰质体积较小,且 40-70 岁的人当中,BMI 达到过重或肥胖,脑灰质也都较正常 *** 的人来得小。

刘建良对此说明,饮食不均加上久坐、不运动,都容易造成不健康的 *** ,研究推测是因为腹部、内脏脂肪较易产生发炎细胞因子、血脂也较高,且肥胖及腹部肥胖的人也较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大脑神经疾病及血管性的脑萎缩,进而影响到大脑健康和认知功能。

3. 睡太少或太多 增加认知障碍及忧郁风险

睡太少或太多对大脑健康都不好! 2018 年发表于《睡眠药物评论 Sleep Medicine Reviews 》的统合分析研究显示,睡眠品质不佳、睡眠时间过多或过少、失眠等,都会提高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机率,且认知功能也较差进而提高失智症、阿兹海默症的罹患风险。

脑力 NG 的睡眠行为及影响:

?董氏基金会 大脑冻龄 3 大秘方

1. 吃:营养来源是真食物非补充剂

许惠玉营养师表示,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良好饮食可以延缓大脑老化(包含萎缩、变小、不健康),对情绪也有正向帮助。推究这些饮食含有较多对大脑健康有益的营养素,具有 *** 神经、降低氧化压力、调节发炎反应等功能,例如:蔬果中的植化素、叶酸;未精制全谷中的 B 群;鱼类中的 n-3 脂肪酸。

此外,多项研究也指出,大脑健康是由整体饮食内容而影响,并非单一种食物或单一营养素。因此,营养素来源应要来自于食物而非胶囊、锭状等补充剂,才能真正提升整体的饮食品质。

许惠玉建议,每日在六大类食物中,应至少摄取 15 种食物(不含零食、糖果、饮料),多元摄取各类食物同时也能摄取到多种营养素,有益于大脑及身体健康。整理及结合地中海、得舒饮食的心智饮食特色,如下表:

2. 动:有动就能延缓 天天动 1小时更能提升

刘建良表示,在日常生活增加活动/运动量,除了可以预防肥胖、衰弱症和肌少症,对于脑部健康也有益处。根据 2019 年发表于《美国医学期刊 JAMA》的研究,每天轻度的身体活动(如走路、做家事)就能延缓大脑退化;而每天运动 1 小时,持之以恒就能提高认知功能,特别是注意力、处理速度和执行力。

3. 睡:睡 7-8 小时 脑不老

多篇研究建议,最佳的睡眠时间为每晚 7-8 小时,且睡得好的人较健康、 *** 较正常,认知功能也较佳。因此,刘建良建议银发族平日早上可多出门、多活动、晒太阳,除了能增加活动量,也提升晚上的睡眠品质,还能借此增进社交,让大脑更加灵活。

?董氏基金会

注:认知功能障碍和失智症盛行率 1. 2011-2013 年的全国性调查发现,65 岁以上约有 18.8% 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2. 2011-2012 年台湾失智症盛行率调查显示,65 岁以上失智症人口约占 8%,相当于每 12 位长者中约有 1 位是失智症患者,且年龄越大盛行率越高,80 岁以上长者中,每 5 位约有 1 位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