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皇太后

在古代,一个女人在婆家的地位,除了取决于娘家的根基背景,更取决于其是否为婆家诞下子嗣,为这个家族开枝散叶。平民百姓如此,皇家犹甚。

然而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女子,一生无子,却受尽荣宠,稳坐后位,不仅在早年碾压后宫众佳丽,即便皇帝驾崩后,仍能压制另一个皇太后。这个女子就是清朝的慈安太后,而被她压制的是以霸道专横闻名的慈禧太后。

晚年的慈禧因牝鸡司晨为大众所知,故多数人认为慈安不过是衬托慈禧的一片绿叶,可忽略之,然而略谙慈安履历的人都知道,这个女人不简单。

在清朝,有八旗,有满族八大姓氏,八旗中以正黄旗、镶黄旗及正蓝旗为上三旗,基本由皇帝担任旗主。八大姓氏为(佟佳氏、瓜尔佳氏、马佳氏、索绰罗氏、赫舍里氏、富察氏、那拉氏及钮枯禄氏),即便不懂清史,略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也对这几个姓氏不陌生的,随便一个姓氏都能叫出一个皇后来。

慈安属镶黄旗钮枯禄氏,其身份之尊贵,毋庸费词了。

1850年,咸丰即位,1852年2月钮枯禄氏以秀女身份入宫,4月便封嫔位,赐号“贞”,6月拟为皇后,10月正式册封皇后。时年十六岁。

四个月便从一个秀女跃为皇后,这种升职速度不亚于火箭啊,而且钮枯禄氏的“贞”字封号,在满文中是“贞节”,汉语里引申为“正”。此为“正宫”之意。这么一个封号,已经压倒一切后宫嫔妃,反观慈禧,入宫五年才爬到了兰贵妃之位,这种速度在后宫虽很常见,但跟慈安比起来,真乃霄壤之别了。

慈安能得咸丰如此青睐,仅仅因其家世根基雄厚远远不够的,其容貌之端庄秀丽,品质之高洁坚忍必不在话下,而从其一生无子却能在咸丰帝驾崩后仍能稳坐后位,可见其亦有手段心机。

慈安本性娴静淡雅,权力欲远不如慈禧。咸丰帝驾崩后,八大顾命大臣专横傲慢,视几位寡母孤儿为无物。面对如此境地,慈安和慈禧决定联合奕?发动政变,迅速消灭八大臣集团,拉开了垂帘听政的序幕。

虽说是二后听政,且慈禧权欲极盛,但遇到需要拿主意的,慈禧仍得经过慈安的同意。如:《清宫遗闻》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看来看去,还是慈禧干苦力,慈安拍板嘛。

而有趣的是,在慈安无后,慈禧有子的情况下,二人竟还能相安无事,及至同治帝选后,慈安还能为其出主意,更有意思的是,慈禧和慈安都各推一人为后,同治帝竟听了慈安的建议。这绝非是靠心机能做到的,而是慈安超凡的个人魅力。

慈安的胸怀气度,在其抚养同治帝一事上便能窥见一二。在清朝,妃嫔的儿子但凡被选为太子,必须过继皇后抚养,而生母要想看到这个儿子还不是易事。然而慈安却打破这个规矩,她亲自请慈禧和自己***同抚养这个太子,理由是担心两宫太后被有心人离间,此时是非时期,最须团结。这样的胸怀和大局意识,令慈禧深为感服。这也是二人能垂帘听政多年,慈禧仍愿意被慈安压一头的缘故。

慈安大智若愚如此,可惜天不假年,1881年,慈安薨于钟粹宫,时年四十五岁。自此,慈禧大权独揽,开启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时代,大清国开始被乌云笼罩,苟且了几十年后,颓然倾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