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黑龙江分公司被罚51万,这个惩罚有意义吗?

中国人寿黑龙江嫩江支公司被前员工举报大量造假,这条消息不仅将中国人寿推到风口浪尖,就连整个保险行业也是受到了不少的影响。保险行业 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是很长,有很多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同样也是有不少的弊端,这一次的举报可以说是将整个行业的缺陷和问题暴露出来,那么中国人寿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我们来了解一下。

中国人寿被员工举报造假。

中国人寿前员工张乃丹自称在中国人寿工作了16年,在她在职的这段时间,中国人寿嫩江支公司存在大量造假的现象,例如虚开发票,长寿短做,虚假增员,套取公司奖励及费用等。这个消息传出之后,很快引起大量的关注,中国人寿也很快出来回应并表示将会积极调查这件事情。银保监会也介入调查,并表示会深入调查,并加大惩罚力度。而张乃丹举报了之后,也一直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公布最新的调查情况,但是调查的结果张乃丹并不是很满意,中国人寿总部的调查人员态度很敷衍,根本没有任何的动作。而张乃丹还表示,如果公司内部调查组不调查,后期她会继续上访,要求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中国人寿最终被处罚51万。

这件事情发生已经有大半个月,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中国人寿举报造假事件也已经有了处罚结果,中国人寿在他们的官方网站上披露了一份行政处罚公告,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因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被罚款51万元。虽然银保监会官方网站上还不能搜索相关的处罚,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之前举报中国人寿造假事件的处罚。

这个惩罚有意义吗?

对于这样的处罚,我个人认为毫无意义。51万对一个这么大的企业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而且根据张乃丹举报的内容来看,他们通过造假套现等各种违规操作所获得的利益早就超过51万了,这样的处罚结果根本就无法起到震慑的作用,反而会让一些企业更加肆无忌惮。违规所得的收益远远要高于罚款,这是否也侧面让更多的企业选择违规?那么消费者的权益又如何能够获得保证?希望国家对保险行业的乱象能够加大处罚力度,将保险弊端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