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是指什么意思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指人作为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也是儒教的五个重要德目。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1、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2、义,“仪”的古字,表示仪容、状貌、法度。其读yì时,作名词,表示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也指情谊、意义;作形容词,表示名义上的、善、美、假的。

3、礼,汉字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动词:击鼓奏乐,奉献美玉美酒,敬拜祖先神灵。引申为动词,尊敬、厚待;名词,敬重的态度、言行。

4、智,日即是太阳。表义为口中言语如箭出口而说太阳。内义为,知日,知太阳也。知太阳之阴阳也。广义为明万物阴阳之本,知万物阴阳之变化,对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变化对答如流,胸有成竹。智姓。

5、诚信,道德名词,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在现代社会,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