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根奎的壮士情怀

老兵留下手印纪念章捐给博物馆

在采访中,杨根奎大爷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张2005年珍藏的成都晚报。报纸已经皱巴巴的,上面有一篇新华社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重返“四行仓库”的报道。“好多年了,听说他在重庆。我一直想找到这位患难与***的战友啊!”杨大爷说。12月4日,惊悉“八百壮士”的幸存者又在金堂现身的消息后,四川建川博物馆负责人立即赶到白果镇,把老人接到大邑,拍照片、取手印、作记录。老人还将他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抗战胜利章”和一枚正面有“荣军”字样、背面有“中训团军真蓉荣誉章军官证NO.191”证章,以及另一枚上有“24中队3909”字样的证章捐献给建川博物馆收藏。“我原来还有一枚‘800孤军营纪念章’,上面有谢晋元团长头像,解放后交给了政府。”杨大爷说。据建川博物馆负责人说,杨大爷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八百壮士”的唯一健在者,并表示将接杨大爷再次去建川博物馆,参观为他塑的抗日老兵塑像和抗日老兵手印墙。

数十年来,杨根奎大爷一直改用“杨耀辉”这个名字,隐身埋名在家务农。如今,年事已高的杨大爷住在小儿子杨祖志家里。杨大爷育有4儿4女,儿女都在金堂和成都打工,个个孝顺老人。闲来无事,杨大爷总爱到镇上去和几个老哥们打打纸牌喝喝茶,安度幸福晚年。人们很难相信,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农,会与那段血火交融的民族抗争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活着的历史,是金堂和祖国的骄傲。

金堂发现“八百壮士”之一的幸存者杨根奎老人,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不少热心人士提议,通过广泛宣传,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后人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医疗保险 金堂县2005年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2005—2008年,杨耀辉均参加了新农合(医疗证号:10530928007);2009年成都市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2009—2011年,杨耀辉均参加了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编号:885302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