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是个好皇帝吗?
崇祯皇帝和历史上其他亡国国王不一样。他不贪婪,不昏庸,也不暴力。崇祯每天工作八个多小时。按理说崇祯皇帝这么勤政,应该算是个好皇帝。他为什么不能阻止明朝的灭亡?
其实崇祯皇帝虽然是个勤政的皇帝,但是他的勤政方向错了。与他的哥哥朱由校相比,他的帝王技巧差得太远了。他不仅没有治国的计划,也没有可供他人利用的技能。此外,他的性格也有缺陷。他苛刻,多疑,多疑,这对皇帝是非常致命的。
崇祯十七年,更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首辅,平均每年更换一个刑部尚书和三个内阁首辅。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导致国家人才短缺,愿意报效国家的人拒绝,不敢报效国家。
崇祯皇帝不仁,忘恩负义。孙传庭是明末大文臣、武将,权力很大。当年和洪承畴打李自成,灭张,包括捉。李自成差点被他毁了。后来崇祯皇帝怀疑他装病,就把他抓起来,甚至想杀了他。
崇祯皇帝的一生,真的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甚至是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频繁的更换礼仪,以至于平台不稳,宦官被罢免,以至于朝中权力失衡,袁崇焕被冤杀,农民起义军首领屡被释放,以至于国家最终灭亡。
背景:
崇祯是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崇祯是明朝作为统一王朝的最后一个称号。
明思宗(1611-1644),父亲,母亲刘。作为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天启七年(1627),八月四日,崇祯称帝。十一月,甲子把魏忠贤安置在凤阳,十一月,魏忠贤上吊。十二月,魏良庆、客家之子侯国兴被处死。
崇祯元年(1628),徐兵屠戮魏忠贤及其党羽崔成秀的尸体。六月,全峰、魏光伟被削魏忠贤党籍。崇祯二年(1629),正月,丁丑决定翻案,排名从崔成秀降为六。这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消除了魏忠贤和客家人的影响,巩固了他们的政治地位,也逐渐澄清了阉割的祸害。它让朝野的精神跌宕起伏。
崇祯年间,明朝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明末以林东党为首的文官集团,二是正在崛起的后金,三是农民起义军。明朝灭亡后,朝鲜李氏士族出于“小中华”的观念,仍在中学使用崇祯年号,如崇祯83年(1710年),崇祯138年(1765年),称为“崇祯”。